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其四》
《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其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夜涛千里锦帆轻,错落嘉宾足盛名。

倚醉清风同此日,是谁豁眼得生平。

牢骚作赋词人泪,慷慨当筵壮士鸣。

满目河山成旷代,平观空有老僧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阁夜景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句“夜涛千里锦帆轻”以“锦帆”比喻夜色中的江面,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江水的波光粼粼,仿佛铺开了一幅精美的画卷。接下来,“错落嘉宾足盛名”则点出了在这样美景中聚集的文人雅士,他们的名声如繁星般璀璨,为这夜色增添了几分文采。

“倚醉清风同此日,是谁豁眼得生平”两句,通过“倚醉”二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态,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共同享受这一美好时刻的难得。这里的“豁眼”可能是指豁然开朗,或是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强调了在这特定时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牢骚作赋词人泪,慷慨当筵壮士鸣”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词人通过作品抒发内心的不平与感慨,而壮士则在宴席上慷慨激昂,表达着自己的豪情壮志。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生角色的理解与同情。

最后,“满目河山成旷代,平观空有老僧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他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长河相联系,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同时流露出对老僧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共鸣。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申明亭庵

乘胜寻游入翠微,森森竹柏护禅扉。

无心洲石鸥寻梦,有意枝头鸟趁衣。

变易沧桑山色在,兴亡吴越浪花飞。

悠然会得无生语,直欲因僧买钓矶。

(0)

与诸公同游钟鸣洞赋诗分韵得南字·其一

石钟古洞似禅龛,兀兀顽空亦可参。

拟傍藤萝挥麈尾,共移舟楫系江潭。

云开乳窦金膏见,鹤定松阴午梦酣。

幽兴不禁风景好,况逢宾主尽东南。

(0)

送林次厓致政还乡·其二

寒迎初雨昼阴连,草舍萧疏意惨然。

世态备经方自悟,秋丹结尽竟谁怜。

可堪物节催双鬓,又见风花似去年。

湖海生涯兴不浅,如君风骨故天缘。

(0)

大司寇恒山张公父母俱八十馀三疏得归省太夫人旧患丧明公归而愈缙绅多咏其事郑同年与聚索予作忙中走笔

恒山何危哉,白云复漫瀰。

念彼白云飞,戚戚伤岵屺。

流光不再须,甘瀡为谁旨。

累疏叩天阍,洞塞幸伊迩。

不谓许国身,亦慰门闾倚。

沉迷起宿痾,春风满步履。

古来孝子心,寒冰跃双鲤。

眇绵气感通,或可徵神理。

如兹事幽绝,传闻乏前史。

推之民物间,一视而已矣。

愿转此心丹,坐使呻吟止。

(0)

华阳洞

郁郁华阳洞,仙传直至今。

松含千岁色,云卧半山阴。

玉柱元关閟,琅函禹穴深。

鹤鸣初月上,独立阆风岑。

(0)

中秋看月二首·其二

秋光秋兴最相关,中夜中林犹未还。

似闻鸾鹤青冥外,遥见楼台桂影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