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涛千里锦帆轻,错落嘉宾足盛名。
倚醉清风同此日,是谁豁眼得生平。
牢骚作赋词人泪,慷慨当筵壮士鸣。
满目河山成旷代,平观空有老僧情。
夜涛千里锦帆轻,错落嘉宾足盛名。
倚醉清风同此日,是谁豁眼得生平。
牢骚作赋词人泪,慷慨当筵壮士鸣。
满目河山成旷代,平观空有老僧情。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阁夜景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句“夜涛千里锦帆轻”以“锦帆”比喻夜色中的江面,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江水的波光粼粼,仿佛铺开了一幅精美的画卷。接下来,“错落嘉宾足盛名”则点出了在这样美景中聚集的文人雅士,他们的名声如繁星般璀璨,为这夜色增添了几分文采。
“倚醉清风同此日,是谁豁眼得生平”两句,通过“倚醉”二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态,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共同享受这一美好时刻的难得。这里的“豁眼”可能是指豁然开朗,或是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强调了在这特定时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牢骚作赋词人泪,慷慨当筵壮士鸣”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词人通过作品抒发内心的不平与感慨,而壮士则在宴席上慷慨激昂,表达着自己的豪情壮志。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生角色的理解与同情。
最后,“满目河山成旷代,平观空有老僧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他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长河相联系,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同时流露出对老僧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共鸣。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恒山何危哉,白云复漫瀰。
念彼白云飞,戚戚伤岵屺。
流光不再须,甘瀡为谁旨。
累疏叩天阍,洞塞幸伊迩。
不谓许国身,亦慰门闾倚。
沉迷起宿痾,春风满步履。
古来孝子心,寒冰跃双鲤。
眇绵气感通,或可徵神理。
如兹事幽绝,传闻乏前史。
推之民物间,一视而已矣。
愿转此心丹,坐使呻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