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忿怒便行拳,招引官司在眼前。
下狱戴枷遭责罚,更须枉费几多钱。
时间忿怒便行拳,招引官司在眼前。
下狱戴枷遭责罚,更须枉费几多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耕的作品,名为《论俗诗四首(其一)》。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充满了对世态的不满与讽刺。在这短暂的八个字里,“时间忿怒便行拳”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爆发和冲动行为,仿佛是在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接下来的“招引官司在眼前”则描绘了这种冲动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即引来了官府的干预与审理。
接着,“下狱戴枷遭责罚”进一步具体化了这种后果,表现出对个体因冲动而受到的惩罚。最后,“更须枉费几多钱”则揭示了一种额外的经济负担,即为了解决由此引发的问题或许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
诗人通过这些生动形象,传达了对社会现实中某些不合理之处的批判,也反映出普通百姓在面临法律问题时所承受的压力与困境。整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明的批判态度,展现了何耕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
高城翳难望,山暝日飘忽。
唤渡横江时,苍崖已栖鹊。
牛渚静惊涛,天门锁双阙。
江随花月夜,舟与水云发。
风细不满帆,露重渐盈袜。
万响俱寂寥,微波偶瑟汨。
租船高咏沈,画舫清游歇。
试问古来人,共此青天月。
抚景方沈吟,怀人黯销骨。
离歌间微茫,别宴散匆卒。
今宵江馆中,应有梦飞越。
黟山插天练水清,此间那得犹宦情。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
落魄弥思受恩处,此身祇合随鸿冥。
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