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山插天练水清,此间那得犹宦情。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
落魄弥思受恩处,此身祇合随鸿冥。
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
黟山插天练水清,此间那得犹宦情。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
落魄弥思受恩处,此身祇合随鸿冥。
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忆徐逊斋滇南》。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徐逊斋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在云南(滇南)生活经历的追忆。
首句“黟山插天练水清”,以黟山和清澈的流水起兴,象征着友人的高洁品格和清雅的生活环境。接着“此间那得犹宦情”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远离官场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情景,江边送别,衣袖轻拂,仿佛带走了所有的烦恼与尘世的束缚,留下一片蓝天白云,象征着友人追求自由与纯净心灵的旅程。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两句,通过友人在云南与当地民族首领交流学习,以及洱海之畔的老龙前来听讲,展现了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融合。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表达了对友人所做贡献的肯定,认为其在学术与文化上的努力将永垂不朽,为边远地区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追随友人前往云南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存在,甚至在梦中跟随友人一同前往玉案山寻找茯苓,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生活经历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人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的赞美。
想幼安、辽东归后,自羞年少龙首。
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
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
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
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
明年六十闻歌后,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
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
更待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蒋陵故是簪花路。风烟奈何秋暑。
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余怀何许。
想上马人扶,翠眉愁聚。
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登高能赋最苦。
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
蝶绕东篱,鸿翻上苑,那更画梁辞主。来今往古。
漫湛辈同来,远公回去。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