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徐逊斋滇南》
《忆徐逊斋滇南》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黟山插天练水清,此间那得犹宦情。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

落魄弥思受恩处,此身祇合随鸿冥。

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忆徐逊斋滇南》。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徐逊斋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在云南(滇南)生活经历的追忆。

首句“黟山插天练水清”,以黟山和清澈的流水起兴,象征着友人的高洁品格和清雅的生活环境。接着“此间那得犹宦情”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远离官场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情景,江边送别,衣袖轻拂,仿佛带走了所有的烦恼与尘世的束缚,留下一片蓝天白云,象征着友人追求自由与纯净心灵的旅程。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两句,通过友人在云南与当地民族首领交流学习,以及洱海之畔的老龙前来听讲,展现了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融合。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表达了对友人所做贡献的肯定,认为其在学术与文化上的努力将永垂不朽,为边远地区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追随友人前往云南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存在,甚至在梦中跟随友人一同前往玉案山寻找茯苓,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生活经历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人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题永嘉寺壁

石泉飞下宝莲宫,似听钧天奏未终。

千古风流谢康乐,可无屐齿此山中。

(0)

小玉蕊花·其二

山矾纷似玉,黄檗碎如金。

二美传春晚,同心契尔音。

(0)

摸鱼儿·其十六赠友人

想幼安、辽东归后,自羞年少龙首。

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

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

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

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

明年六十闻歌后,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

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

更待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0)

齐天乐·其三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

蒋陵故是簪花路。风烟奈何秋暑。

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余怀何许。

想上马人扶,翠眉愁聚。

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登高能赋最苦。

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

蝶绕东篱,鸿翻上苑,那更画梁辞主。来今往古。

漫湛辈同来,远公回去。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

(0)

卜算子.寿郡守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

愿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

□□□□□□□,□□□□□。

(0)

病中和蔡坚老

老去光阴苦不多,孰堪疾病数驱磨。

也知溪上春光好,奈尔床头药裹何。

日永茶瓯频索唤,睡馀诗眼旋揩摩。

客来怕说人间话,古井须知已不波。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