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这首古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在军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寒冷的自然环境下所产生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感情真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一句,勾勒出初秋时节的寒冷景致,江边已有寒意,仲秋(农历八月)竟然下起了霜雪,这种异常天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诗人在军中生活困苦,无衣无粮,更是在严寒的冬季与家人分别,此时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这句强调了诗人的离愁,如同萧瑟的秋风一样,背对着故乡的心情在清冷的水边流露出来,凄怆之情溢于言表。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描绘了一种氛围,凉意浓重的尘埃笼罩了平坦的大地,而潮汐则在古木参差的溪流中隐藏着,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诗中的“孤光”可能指的是落日余晖,或者是月光,表现了诗人孤独漫步的情景,而“空烟”则象征着无依无靠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旅途中,山峰一座接着一座,无尽头,此景又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华志”指的是壮丽的志向,而“韶颜”则是美好的面容,这里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诗人在弹奏琴弦时,不禁叹息,声音似乎随着叹息而断绝,这反映了诗人的心情愈加沉重和对音乐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军中的孤独、思乡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春雨淫不已,江水一夕涨。
初闻渐其栅,离明已三丈。
老弱走山去,浮沉困丁壮。
高楼半欲没,木杪维舟舫。
睢阜已怀襄,那能辨闾巷。
升高瞰其下,犬牙萦叠嶂。
始知地形隘,何由保无恙。
湘川浩东下,其势不相让。
安得驱山泽,移徙就空旷。
市井安且平,黎民获生养。
群流亦适性,千里肆夷漾。
斯怀知未遂,蓬茆独怊怅。
腰间新佩临桂章,归著綵衣拜高堂。
鸿雁知时自翔翥,骅骝得路方腾骧。
正烦弦歌治疲俗,仰看干羽来降王。
憔悴山间老迁客,不能相送出潇湘。
杜鹃花发春山明,杜鹃鸟啼行人惊。
世上有谁能忘情,一身离家作远行。
为名受辱为法撄,为利被夺为官争。
忧愁嗟蹙向谁说,那忽听此断肠声。
吾家家住在泉亭,烟水相望数月程。
呼儿酤酒多酌客,聊用相慰如平生。
昔人幽操有至乐,吾岂含华企冲漠。
已知劳生委梦幻,不问万事纷纷作。
四十年来春复秋,但见花开更花落。
最爱长夏适我怀,新竹森森初解箨。
修林乔木结青荫,下蔽文窗与朱箔。
已将形骸付物外,何必高下穷崖壑。
老去诗书强遮眼,尔来悉已悬高阁。
多病不赖世人知,吾亦于人无厚薄。
阳狂长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渊明。
无事长甘数斗粟,终不苟就五鼎烹。
南庄夫子谢声名,誇我田家蚕且耕。
谁知此意正相合,寂寥应笑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