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杜鹃》
《闻杜鹃》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杜鹃花发春山明,杜鹃鸟啼行人惊。

世上有谁能忘情,一身离家作远行。

为名受辱为法撄,为利被夺为官争。

忧愁嗟蹙向谁说,那忽听此断肠声。

吾家家住在泉亭,烟水相望数月程。

呼儿酤酒多酌客,聊用相慰如平生。

(0)
鉴赏

这首宋朝沈辽所作的《闻杜鹃》,以杜鹃鸟的啼鸣为引子,描绘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杜鹃花发春山明,杜鹃鸟啼行人惊”以杜鹃花开映衬春日山色之明丽,同时通过杜鹃鸟的啼叫,营造出一种触动人心的氛围,仿佛是远方的呼唤,让旅人不自觉地为之动容。接着“世上有谁能忘情,一身离家作远行”,直接点明了游子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主题,表达了对亲情与爱情的深切思念。

“为名受辱为法撄,为利被夺为官争”两句,以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为背景,揭示了游子在外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与挑战,无论是为了名誉而遭受屈辱,还是为了法律而不得不面对困境,或是为了利益而卷入官场的争斗,都体现了游子在社会中的不易与艰辛。这种种经历,无疑加重了他们内心的忧愁与苦楚。

“忧愁嗟蹙向谁说,那忽听此断肠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游子心中的忧郁与哀伤无处诉说,只能在听到杜鹃鸟的啼鸣时,感受到那份共鸣,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回应,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释放。

最后,“吾家家住在泉亭,烟水相望数月程。呼儿酤酒多酌客,聊用相慰如平生”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虽然身处异乡,但通过与朋友相聚饮酒,分享生活的点滴,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与内心的孤寂,找到了一丝慰藉。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力量,也暗示了即使在艰难时刻,人们仍能寻找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快乐。

整体而言,《闻杜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复杂心境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黄节妇复明歌

黄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泪洒黄泉,泪枯双目瞽。

母目瞽,儿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诚良可哀,一朝忽尔双眸开。

母目开,父目瞑,老泪依然滴孤枕。

(0)

题春山积雨图

元章不作房山死,谁写云山缣素里。

耳畔如闻滴沥声,眼中似见岚烟起。

浓云朦?树无根,涧水奔流野色昏。

竟日风霾浑失昼,行人何处辨孤村。

画图如此虽堪惜,莫贮囊中珍十袭。

只恐时时风雨来,生绡一幅淋漓湿。

(0)

别离曲

丝缰白马黄金勒,仆御门前苦促逼。

叮咛握手暂踌蹰,欲住须臾竟不得。

心知此别无还期,犹问君归是几时。

心知此别书难寄,犹问征鸿何日至。

为君整辔君上鞍,频频勒马回头看。

无情马足如飞电,路转桥回君不见。

归来妆阁双泪垂,此身误嫁游侠儿。

(0)

采莲曲

兰舟容与过横塘,步摇惊起双鸳鸯,罗裙带湿生浓香。

生浓香,红汗滴,坐中流,奏龙笛。

(0)

寄怀倪玉汝太史

西湖感旧梦中过,桥畔秋容近若何。

携奕山头皆谢墅,扣舷月下谱吴歌。

星躔太史藏书丽,潮涌钱塘得气多。

可忆白门孤啸者,江风萧瑟叹庭柯。

(0)

偶过王君绳山庄闻其庭中鹤唳

不因听鹤出,无意得相闻。

水际偏能远,风中迥自分。

立应依瘦石,志想在高云。

便欲寻声入,名香坐对焚。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