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婵娟亭》
《婵娟亭》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边新月一弦生,堂上美人肢体轻。

何似君家庭下竹,孤风高节照人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婵娟亭的月夜美景与亭中人物的轻盈姿态。

首句“天边新月一弦生”,以新月为引子,勾勒出夜晚的静谧与清新。新月初生,如同琴弦轻轻拨动,预示着夜晚的开始,也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期待。这里的“一弦生”不仅描绘了月相的变化,也隐含了时间流转的意味。

次句“堂上美人肢体轻”,将视线转向亭内,聚焦于一位美人的形象。在月光的映照下,她的动作显得格外轻盈,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又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这句诗通过“肢体轻”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物的优雅,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后两句“何似君家庭下竹,孤风高节照人清”,将视角从亭内扩展到亭外,以竹林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竹子以其坚韧不拔的品格和高洁的形象,象征着君子之风。诗人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亭内的美人与亭外的竹林进行类比,表达了对美人品格的赞美。同时,“孤风高节照人清”一句,既是对竹子品格的颂扬,也是对美人内在品质的肯定,暗示了她如同竹子一般,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婵娟亭月夜下的美丽景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人物品格的赞美与敬仰,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美的追求和感悟。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刘荆山谒贾秋壑

鬓丝千缕去冲寒,酒放诗豪强自宽。

天下英雄从古少,人生遇合至今难。

婚姻债里抛吟屋,雨雪声中起客单。

造物与君强健在,归囊知有暮年欢。

(0)

为迪上人赋寒倚

山僧爱脩竹,种此出嚣尘。

霜雪不知苦,岁时长自春。

定回闲坐石,风过动吟身。

傥欲求归止,清虚即道真。

(0)

瓜庐至日即事

西山起还伏,插入万丈潭。

渔叟操桂棹,樵歌过草庵。

年荒酒味薄,天旱井泉甘。

不愿丘园贲,惟将易自参。

(0)

寄赵紫芝

别后访消息,传言一半虚。

前官已不就,所向定何如。

苦雨厌羁思,春风欺旧庐。

怀人闭门夕,专拟寄来书。

(0)

题李士言秀才别贮帕

兰薰麝裛轻绡帕,略许携持又索还。

题破白云深有意,要传消息到巫山。

(0)

疏山

杖藜徐步兴何长,宛宛岚光接水光。

蝉噪荒林桐叶老,风回半野稻花香。

却过萧寺寻僧话,又入松轩卧晚凉。

雨后微云山更好,与君行李未须忙。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