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和·其二》
《复和·其二》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耆窟清谈妙,少林方坐禅。

于世诚大事,投机非小缘。

休公祗弹指,□老呼苍天。

子能分半座,为画相光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场景与氛围,充满了对禅悟的深刻体验和对高僧大德的景仰之情。

首句“耆窟清谈妙”,描绘了一群高龄禅者在清净的洞窟中进行深入的禅谈,言辞精妙,意境深远。这不仅展现了禅者们深厚的学识与智慧,也暗示了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修行,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深邃。

接着,“少林方坐禅”一句,点明了地点——少林寺,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同时也是禅宗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人们正沉浸在禅定之中,通过坐禅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这一句不仅强调了修行的场所,也暗示了禅修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性。

“于世诚大事,投机非小缘。”这两句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禅宗认为,修行是人生的大事,是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投机取巧。它强调的是内心的觉醒与自我超越,而非外在的功利追求。

“休公祗弹指,□老呼苍天。”这里的“休公”和“□老”都是高僧的称号,他们通过简单的动作或言语,就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思。休公轻轻一弹指,可能是在表达瞬间的顿悟;而“□老”呼喊苍天,则可能是对宇宙真理的呼唤,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子能分半座,为画相光圆。”这句话表达了对高僧的尊敬与渴望接近的精神状态。子(这里指诗人自己)希望能与高僧共享禅座,共同探讨佛法,甚至愿意将自己的位置让出一半,以示谦逊与敬意。同时,通过“为画相光圆”,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与高僧的交流,自己的心灵也能得到净化与圆满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禅者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觉醒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学习。诗中充满了对禅悟的向往与对高僧大德的景仰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浮丘八景·其四大雅堂

翰苑名高执法台,华堂景胜若天开。

群游白社瞻台斗,谁复翩翩倚马才。

(0)

过蒲涧和苏文忠韵

采蒲乘逸兴,因过涧边泉。

杯映霞为色,波摇水在天。

荒台空有字,古刹不闻禅。

酒尽青山暮,酣歌客亦仙。

(0)

怀叶龙塘

夕拜台官朝上书,合阳气候却何如。

殿中三尺贾生策,陇右孤云唐介居。

秋日未闻秦塞雁,梅关正阻粤江鱼。

思君此际肠真结,何地绸缪一慰予。

(0)

晋书十二首·其二明帝

于湖一望贼营连,疋马遥挥七宝鞭。

胜算自能消跋扈,太宁江表中兴年。

(0)

戊午湍阳看大龙

荒津竞度破涟漪,锦缆兰桡逐岸移。

宾客共摅梁苑思,江山犹带汨罗悲。

翻轮错认天边转,策驷还疑水上驰。

倚棹临风歌一曲,佳人随进上筵卮。

(0)

泛月入罗浮

星槎秋杪泛银河,千里罗浮一夕过。

独倚西风吹玉笛,碧空凉月万山多。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