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中春早到,含泪送心知。
何处相思切,归来独坐时。
诗书还有分,患难总无期。
俯仰千年事,哲人若在兹。
圜中春早到,含泪送心知。
何处相思切,归来独坐时。
诗书还有分,患难总无期。
俯仰千年事,哲人若在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怀友(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圜中春早到”,描绘了春天早早来临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接着,“含泪送心知”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分别时的不舍与悲伤。
“何处相思切,归来独坐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牵挂着对方。特别是“归来独坐时”,强调了友人不在身边时的孤独与寂寞。
“诗书还有分,患难总无期。”这两句则从友情的另一面出发,探讨了友谊与生活的关联。一方面,朋友之间可以分享书籍、知识,共同成长;另一方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却往往难以预料何时何地会遭遇,凸显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俯仰千年事,哲人若在兹。”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了更广阔的时空背景,通过“千年事”的宏大视角,以及“哲人若在兹”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反思,以及对友情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