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
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
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
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
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
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
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才华的赞美。"望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眺望,而"佳句洒丹青"则是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丹青"指的是古代绘画中的红蓝颜料,比喻诗文中佳句的珍贵。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这里诗人提到了特定地名和人物,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元素,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联络。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境况。"封来江渺渺"形容江水悠长,"信去雨冥冥"则表达了对远方所托之物或情感的深信不疑。
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句曲闻仙诀"可能指的是通过曲折美妙的语言来领悟道家或神仙之道,而"临川得佛经"则是说在河边得到佛教典籍,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贫而又充实的生活状态。"朝吟"和"夜读"分别指早晨吟诵文学作品和深夜阅读经典,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做的事情,而"支客枕"和"漱僧瓶"则形容日常简单而清贫的生活。
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生命消长的感慨。"衔芦雁"原指古代文人与友人的联系方式,而这里用来比喻已失去的情谊或往事;"腐草萤"则形容晚上空中飞舞的萤火虫,暗示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这两句诗表现出对自然界威力和人类命运的感慨。"土宜悲坎井"可能指的是土地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悲哀,而"天怒识雷霆"则是说能够识别天气变幻,预示着暴风雨即将到来。
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或荒野的自然景象。"象卉分疆近"可能是说草木间接近了边界,而"蛟涎浸岸腥"则形容水中的生物在岸边活动,带有一丝血腥味道。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这两句诗中充满了象征意义。"补羸贪紫桂"可能是指某种修炼或追求的行为,而"负气托青萍"则形容一种带着气息、托举水草的动作,隐含着超凡脱俗之意。
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万里悬离抱"形容极度的相思之情,而"危于讼閤铃"则可能是说在某种险恶或困境中所产生的声音,象征着复杂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际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潦倒淮山客,金台五见秋。
退飞嗟宋鹢,畏暑甚吴牛。
问疾怜摩诘,分曹类子猷。
自惭无补报,只合隐林丘。
远山亚归云,近山留夕照。
澄江横净练,怒风收众窍。
东南佳山水,此地宅其要。
连甍三万家,金璧互辉耀。
閒房列歌舞,杰观富登眺。
物理会有极,却虑成悲啸。
我家三茅峰,一室倚青峭。
下有荆溪水,水深鱼可钓。
归欤有成计,静坐观众妙。
功名付公等,连茹祇明诏。
他年问无恙,短策寄岭峤。
浩歌畅幽怀,狂斐君勿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