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庆台韩子华寄示清居大士牧牛图颂酬寄长句》
《庆台韩子华寄示清居大士牧牛图颂酬寄长句》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香严昔向沩山住,只作田翁学牧牛。

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

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只作田翁学牧牛”这一句,巧妙地将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牧牛活动相联系,既展现了隐士的田园生活,又暗喻其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接着,“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生活的环境之清幽,没有世俗的纷扰,也没有多余的杂念,体现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则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夜晚露地,都成了他悠闲自得的伴侣。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最后,“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两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深思。这里的“清居”不仅是物质上的简朴,更是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诗人似乎在询问,这样的生活是否真正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解脱?“树边蓑笠为谁留”则可能是在思考,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否只是表面的宁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等待着被发现或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七

身閒类莫收,心静情不流。

片月自炯炯,孤云长悠悠。

颠毛衰白高山雪,眉目寒清古涧秋。

把似春风些子妙,施于草木十方周。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六

两眼深秀,双眉下垂。面目严冷,身心古锥。

云水盘游,寻常梦于行脚。

丛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

穷河汉于昆崙之椒,渊源亲到。

拈斗杓于混沌之外,佛祖犹疑。

变通不倦,施设随宜。

向道刹尘机用稳,却嫌石火电光迟。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七○

妙处难传,明明像先。光凝雪月,秋连水天。

百亿分身随应事,更嫌何处不周旋。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六四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

皋禽梦寒琥珀树,海月光射珊瑚林。

影摇风竹,响发秋砧。

万像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四二

云无心而不羁,谷有应而相宜。

寂住通感,圆明了知。

性汪洋而海有受,气突兀而山不移。

百年身后所须物,问取南阳忠国师。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六七

机锋不敏,神观不清。一点寒灰后,三乘热碗鸣。

历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春风剪剪兮,物像英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