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黜诗》
《三黜诗》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古风

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

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

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

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

我公天下贤,许国以诚悃。

危言屡启纳,大事费量忖。

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

工如鲁匠斲,钜木赴绳准。

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

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

远视前世贤,并驱而齐轸。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

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

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

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

大明方乘离,元老反遇遁。

得丧未易言,所系在邦本。

(0)
鉴赏

此诗颂扬了古代官员的高尚品德与忠诚精神。首句“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引用历史人物,表明了对坚守正道、不畏权贵的官员的敬仰。接着,“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表达了对官员不因职位升降而改变态度的赞赏。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赞美官员坚持正义,即使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其高尚的品格也不会消逝。“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强调君子之心在于遵循道义,而非个人私利。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指出官员无论是晋升还是退职,都是出于对道义的追求,而非个人利益的考虑。“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对待荣誉与耻辱的态度,即这些外在因素不会影响其内心的坚定。

诗人吕陶在诗中高度赞扬了某位官员(“我公天下贤”)的忠诚与才能,称其言论能启发接纳,处理大事时深思熟虑。比喻其如同良医治病,如同鲁匠精雕细琢。即便经历了多次贬谪(“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依然保持平静与坚韧。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描述了官员多次被贬,但其立场始终坚定,绝不混淆进退。最后,诗人将这位官员与历史上其他贤臣并列,表示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佩。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描绘了官员面对强敌时的勇敢与坚定,激励士兵前进。尽管晚年遭遇不幸(“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但其精神永存。

“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表达了对官员长期坚守正义的敬仰,其忠诚与愤怒激励后世。最后,诗人感慨于国家面临的大敌与元老的离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忠诚者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中的官员,展现了对忠诚、正直与智慧的崇高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送仪部二寅长充选送贵嫔使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

近川花柳尽容华,为过佳人若桃李。

节旄前路光辉拥,受诏采择复充送。

合相当知偃月形,问祥应有怀日梦。

君王正在柏梁台,欢进千年紫玉杯。

太史占天先入奏,二星遥扈四星来。

(0)

楚门春兴

帝在青阳念八区,传闻东豫及春初。

莺花二月迎缇骑,龙检千年望翠旟。

衡阳刺史新除道,济北藩王已上书。

留滞周南知不恨,将因一得奉宸车。

(0)

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

阔别时何屡,蹉跎鬓已侵。

还朝明主赐,卜夜故人心。

凉雨杯初覆,空堂漏欲沉。

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0)

交城县壁

汲黯匡君意,颜延出守情。

凭高无处语,寒日下孤城。

(0)

酬蔚士量见过

勿以归来早,其如疾病何。

朝朝故园里,寂寂古城阿。

自入深林牧,闲当大道歌。

知非蒋生径,求仲尔来过。

(0)

塞上曲二首·其一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

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