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
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
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这首明代诗人刘效祖的《塞上曲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画面。首句“龙沙近接古檀州”点出了地点,龙沙象征着遥远的边疆,古檀州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地理位置。次句“多少从军倚戍楼”展现了戍边将士的形象,他们坚守岗位,遥望远方,充满戍守边疆的艰辛与孤独。
“寒夜不堪愁绝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和战士内心的苦楚,寒夜的凄凉加重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忧虑。最后一句“西山片月挂城头”,以景结情,月光洒在西山之巅,映照在孤城之上,画面凄清,寓含了戍卒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无奈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边塞的艰苦生活与战士的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展现出戍边生活的独特风貌,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吴通上国始屈巫,楚败柏举由申胥。
两皆复仇非为国,坐令庙社成丘墟。
苎萝山下卖新女,大道宫台教歌舞。
当时自为沼吴来,竟堕术中悲闇主。
皆言哲妇能倾城,岂知召侮在佳兵。
伐荆伐越事不已,怨构四国来狺争。
功师北征等狂噬,悃款忠言不能制。
借问先时谁惎谋,遂使鸱张忘国计。
悬目东门众所怜,救时无术一身捐。
苏台未见游麋庵,江水先看化墓田。
秋风摇落梧宫里,狡兔犹存走狗死。
如茶如火空自强,乌喙终湔会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