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巡狩地,风景有无殊。
恍惚危峰堕,阴森古殿虚。
夕阳岩五色,虎峪柏千株。
依旧玄天月,泠泠照玉除。
昔人巡狩地,风景有无殊。
恍惚危峰堕,阴森古殿虚。
夕阳岩五色,虎峪柏千株。
依旧玄天月,泠泠照玉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恒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昔人巡狩地”,借古喻今,引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接着,“风景有无殊”一句,既是对眼前景致的疑问,也是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思考。
“恍惚危峰堕,阴森古殿虚”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危峰仿佛在空中摇曳,古殿空旷寂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夕阳岩五色,虎峪柏千株”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夕阳映照下的岩石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而虎峪中成千上万的柏树,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庄严。
最后,“依旧玄天月,泠泠照玉除”以月光作为收束,表达了诗人对恒久不变的宇宙规律的感悟。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石阶上,不仅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使他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恒岳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
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此言今始践,知不愧黄泉。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莺谷友,憔悴雁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馀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桂籍青衫忆共游,怜君华发始为州。
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
三年解组来归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闲居寂寞面重城,过我时欣倒屣迎。
入洛机云推俊誉,游梁枚马得英声。
风晴秀野春光变,梅发家林鸟哢轻。
祗待登高成丽赋,汉庭推毂有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