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僧杞上人得旨归鄱阳葬亲二十二韵》
《诗僧杞上人得旨归鄱阳葬亲二十二韵》全文
元 / 黄哲   形式: 排律

白下春容减,红亭丽日升。

暂邀芸阁彦,相送草堂僧。

辇毂同文会,旃檀异德称。

诗名随处满,华幄自天承。

久被宸衷眷,仍推讲座登。

离宫频召对,前席誉材能。

尚食供蒲馔,禅宗问葛藤。

龙河朝洗钵,鹿苑夜传灯。

般若翻神贝,袈裟出御缯。

抽毫联百咏,挥麈竟三乘。

净洒银河水,清涵玉井冰。

虚空常湛湛,行往独兢兢。

陟屺怀芝垄,瞻云别蒋陵。

纶音旌孝德,珍翰诔先堋。

寸草慈晖映,双林瑞露凝。

逍遥无俗虑,攀饯有佳朋。

祖帐琼花坠,皇京宝树层。

江流杯浩渺,岩户锡飞腾。

绮散烟霞动,珠含海水澄。

虎溪从惠远,牛渚待袁宏。

莫厌尘缘混,终知雅颂兴。

澹湖吟赏遍,来就鹤书徵。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僧杞上人归乡葬亲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首句“白下春容减”,以春日之景衬托哀伤之情,白下即南京,春色减淡,暗喻诗人内心的悲凉。接着“红亭丽日升”一转,虽是丽日,却在对比中更显哀愁。

“暂邀芸阁彦,相送草堂僧。”写出了诗人与文士朋友的短暂相聚,以及僧侣的送别,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哀伤。接下来“辇毂同文会,旃檀异德称。”则表达了文人聚会的盛况,以及对诗僧不同寻常品德的赞誉。

“诗名随处满,华幄自天承。”点明了诗僧的才华横溢,名声远播,同时暗示其身份的尊贵。以下几句“久被宸衷眷,仍推讲座登。”描述了诗僧受到皇帝的眷顾和推崇,地位显赫。

“离宫频召对,前席誉材能。”进一步强调了诗僧与皇帝的亲密关系,以及其才能备受赞赏。接下来的几句“尚食供蒲馔,禅宗问葛藤。”则展现了诗僧生活中的日常细节,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入研究。

“龙河朝洗钵,鹿苑夜传灯。”描绘了诗僧日常修行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祥和。接下来“般若翻神贝,袈裟出御缯。”则表现了诗僧对佛法的精研和对皇家的尊敬。

“抽毫联百咏,挥麈竟三乘。”展示了诗僧的文学才华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最后“净洒银河水,清涵玉井冰。”以自然景象象征诗僧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僧的个人风采、社会地位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亲友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许。语言流畅,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哲
朝代:元   字:庸之   籍贯:元末明初广东番禺   生辰:?—1375

(?—1375)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猜你喜欢

君锡生子四月八日

堂前种萱忧可忘,不如生儿喜殊常。

呕哑啼笑彩衣侧,满堂和气生嘉祥。

燕寝香凝佳梦兆,与佛同生佛亲抱。

我来初见出锦绷,肌肉照人眉宇好。

世间儿子空纷纷,如君此儿真慰人。

蓟山东盘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天马驹,海鹤子。

气骨初成便超异,籋云冲霄从此始。

(0)

邠风图

玉书金简不足异,布帛菽粟真文字。

委宛惊开先代藏,诗中尽绘农桑事。

忆昔章皇全盛时,尧水汤乾总不知。

千仓万箱陈陈积,祈寒暑雨谁其咨。

田畯女红歌帝力,帝轸民艰情不极。

因披承旨图邠风,亲洒宸章赋闵农。

田家作苦非一状,深耕薄穫何茕茕。

犁头风雨生绡幅,馀音散入春桑曲。

但识宫中锦绣香,争知陌上蚕缫促。

种苗卤莽应无功,提□饲蚕劳亦同。

天文似雨苍颉粟,机杼还凌云汉工。

曾闻姬满歌黄竹,明河霓羽纷相逐。

讵举三推古籍田,肯怜四月新丝熟。

大哉竹简羽陵书,可信农桑足开国。

曲阜遗履乌号弓,精光喷薄摩玄穹。

愿将装御连屏叠,率祖弥增圣道隆。

(0)

忆江南.咏玫瑰

春来卉。堪爱独玫瑰。

簪鬓放娇怜紫艳,伴糖津咽胜红蕤。枯润总香飞。

(0)

汉地

汉地文书密,胡天岁月深。

但高苏武节,不察李陵心。

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

同生不同恨,万里一沾襟。

(0)

书喜二首·其二

已向烟霞著脚深,世间万事不关心。

旧携鸦觜供锄药,新典鱼须用买琴。

井上引藤初满架,池南移竹渐成阴。

话行不必须今日,五百年间有赏音。

(0)

立春后作

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

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