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尊贵的女性,可能是一位皇后或太后,她前往一处圣地谒见先帝的御容。诗中充满了对皇室的崇敬之情和神秘的宗教色彩。
“圣帝归梧野”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自然的场景,圣帝可能指的是某位已故的皇帝或神灵,“梧野”则是一处神圣的地方。"躬来谒圣颜"表明诗人亲自前往谒见先帝的面容,显示了她的敬意。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中,“三径路”可能是通往神仙之所的道路,而“九嶷山”则是一个虚构的高大山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谒见先帝御容的不易和庄严。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描绘了一幅天然景观与神圣气氛交融的画面。这里的“堆岚”指的是山峰的叠加,“积翠”则形容云彩的色泽和层次,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述,增添了整个场景的神秘感。
“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仪式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够再次亲近圣地的愿望。“封禅礼”可能是一种古代中国的宗教或祭祀仪式,而“再跻攀”则显示出诗人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仪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古代中国皇室成员对于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重视。
世网缠身未得归,但劳清梦到林扉。
高人误作班行看,只是山中一布衣。
单阏多馀庆,清时得伟人。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病眼清晨欲泫霜,谁将幻色对山房。
十年犹记湖阴梦,几度愁闻汉苑香。
腊雪近春才一白,好花得地更深黄。
祇应无复当时意,草木何知我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