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雾》
《雾》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光明人所好,幽暗此何为。

树在溪无影,禽来鹘未知。

爱花留润与,避日卷阴移。

底事偏相恼,天涯欲望时。

(0)
注释
光明:明亮的光线。
幽暗:昏暗不明。
溪:小溪。
影:倒影。
鹘:一种猛禽。
爱花:喜欢花朵。
留润:留下水分。
避日:避开阳光。
底事:为什么。
偏相恼:特别令人烦恼。
天涯:远方。
欲:渴望。
翻译
人们都喜欢光明,幽暗又有何用呢。
树木在溪流中没有倒影,飞鸟的到来鹘鸟也未察觉。
喜爱花朵的人会留下滋润,避开阳光的物体则会移动它的阴凉。
为何偏偏如此困扰,人在远方还渴望着光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光明的生活态度。"光明人所好,幽暗此何为"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美好的向往和对幽暗之处的质疑。在自然景物中,"树在溪无影,禽来鹘未知"生动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没有世间尘嚣的打扰。诗人热爱花朵,并留住了它们的润泽,同时也避开强烈的日光,只是在阴凉处缓缓移动。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逃离那些让人困恼的事情,想要达到的,是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最后"天涯欲望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光明与幽暗,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着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烽火台

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连。

欲知万骑还千骑,只看三烟与两烟。

不用赤囊来塞下,何须羽檄报军前。

如何向日缘褒姒,无事蓬蓬火又燃。

(0)

忆秦娥.别情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0)

马嵬驿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0)

重归宜春偶成十六韵寄朝中知己

水香甘似醴,知是入袁溪。

黄竹成丛密,青萝夹岸低。

煖流鸂鶒戏,深树鹧鸪啼。

黄犬惊迎客,青牛困卧泥。

有村皆绩纺,无地不耕犁。

乡曲多耆旧,逢迎尽杖藜。

殷勤倾白酒,相劝有黄鸡。

归老官知忝,还乡路不迷。

直言干忌讳,权路耻依栖。

拙学趋时态,闲思与牧齐。

稻粮饶燕雀,江海溢凫鹥。

昔共逢离乱,今来息鼓鼙。

恩仁沾品物,教化及雕题。

上贡贞元禄,曾叨宠记批。

何须归紫禁,便是到丹梯。

珍重长安道,从今息马嘶。

(0)

春山山馆旅怀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花。

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

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

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0)

长乐宫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

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

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