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相思之情。开篇“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两句,以草与山的渺小来映射相隔千里的愁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接下来的“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表达了一种探寻与期待,从遥远的小山到行人的渺小,再到对山的数量的好奇,都透露着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未来未知的探索。
紧接着,“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情说便说不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言说的深沉情感的无奈。这里的“此情”包含了对自然、对生命乃至对时间流逝的无尽情怀,而这种情感是如此复杂和强烈,以至于语言难以捕捉其全貌。
最后,“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则通过一声呼唤,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愫,使得原本平静的春日清晨也为之震撼。这不仅是对所思之人的唤醒,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我倾诉。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叠加和情感的深化,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如何在自然中寻找寄托,进而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