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北渡正三更,归日微明复到此。
过港应须及退潮,稍缓须臾徒延企。
以兹来往不成眠,鸡鸣夜半行装起。
平时拥被五更寒,今夜匆匆胡乃尔。
风捲涛飞天雨急,从人尽是征衣湿。
来时北渡正三更,归日微明复到此。
过港应须及退潮,稍缓须臾徒延企。
以兹来往不成眠,鸡鸣夜半行装起。
平时拥被五更寒,今夜匆匆胡乃尔。
风捲涛飞天雨急,从人尽是征衣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吞霄道中的行旅之苦,充满了对旅途艰辛与孤独的深刻感受。
首句“来时北渡正三更”,点明了行程的时间节点,夜晚三更时分,诗人独自北渡,暗示了旅程的孤独与艰难。接着“归日微明复到此”,描述了诗人返回时的景象,黎明微光中再次经过此处,强调了旅程的反复与不易。通过“过港应须及退潮”和“稍缓须臾徒延企”,诗人表达了对时机的敏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强调了行旅过程中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与等待。
“以兹来往不成眠,鸡鸣夜半行装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间的劳顿与忙碌,即使在鸡鸣之时也需起床整理行装,表现了旅途的紧迫与疲惫。而“平时拥被五更寒,今夜匆匆胡乃尔”则对比了平时与今夜的不同,突出了今夜匆忙与异常的感受,可能是由于某种紧急情况或特殊原因导致的。
最后,“风捲涛飞天雨急,从人尽是征衣湿”将画面推向高潮,强烈的自然环境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恶劣条件,风卷浪飞、天雨急骤,所有行人都被雨水打湿,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所经历的艰难与挑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行旅途中面对自然与时间的挑战,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江乡自是多烟云,绿波青树渺不分。
小檐大栋隔两濆,黑犍如蚁人如蚊。
布帆西来饱风色,寒声动地秋纷纷。
黄芦白藋摇断渚,坐客回头听急雨。
孤篷遥遥半针许,健刺沙湾逆风去。
亦知家在前村住,百年即合老为农。
六十江湖秃鬓翁,而今借宅六帝宫,眼花雾落天濛濛。
梦魂不到浔阳浦,为人愁水更愁风。
我本瀛海人,瓠落九州土。
三山不得归,六鳌竟何所?
凝精耿宵寐,往往呼安期。
跂余紫霞想,感此白日驰。
客有金庭仙,玉霄住云月。
近从爵溪来,霜纨卷溟渤。
褰衣拂天姥,跣踞青芙蓉。
羲和擢僵指,夜寒笞六龙。
金乌飞上天,露草忽已晞。
奈何秘灵境,忍使人民非。
朝褰四明霞,夕涉会稽道。
郑弘招不来,贺监亦已老。
胥涛吼奔雷,逆折生回风。
鸾乘桂子府,鹤语梅花宫。
清湖自歌舞,颜发凋青红。
壶丹碧光泻,剑影洞庭水。
霜落山橘寒,还过吴王里。
吴王湎不醒,馆娃骨已冰。
乃尔忆张果,亦复寻茅盈。
玉妃发春哂,手折双琼花。
寄赠两女兄,相逢学丹砂。
翩然不肯留,浪迹金陵市。
长歌六帝秋,袅袅闻梦耳。
青裾曳明月,问我丹井南。
挥手绿云表,语别愁何堪。
往年去天台,药草径香满。
彼之溪上人,泣向西风断。
琼台天上遥,银桥雾中没。
葛陂一丈竹,鳞鬣生倏忽。
飙车划雷逝,轮辕不相将。
尺地不可缩,况兹道路长。
故人衡湖居,旧约赤城下。
缘厓履灵迹,弄瀑漱清泻。
今闻绾汉绶,好作常州牧。
兴公赋金声,名山阻高躅。
东行即相讨,自称回道人。
榴皮醉香墨,晓过东林春。
海图慎勿视,但恐驰其神。
《瀛海篇赠吕鍊师》【元·丁复】我本瀛海人,瓠落九州土。三山不得归,六鳌竟何所?凝精耿宵寐,往往呼安期。跂余紫霞想,感此白日驰。客有金庭仙,玉霄住云月。近从爵溪来,霜纨卷溟渤。褰衣拂天姥,跣踞青芙蓉。羲和擢僵指,夜寒笞六龙。金乌飞上天,露草忽已晞。奈何秘灵境,忍使人民非。朝褰四明霞,夕涉会稽道。郑弘招不来,贺监亦已老。胥涛吼奔雷,逆折生回风。鸾乘桂子府,鹤语梅花宫。清湖自歌舞,颜发凋青红。壶丹碧光泻,剑影洞庭水。霜落山橘寒,还过吴王里。吴王湎不醒,馆娃骨已冰。乃尔忆张果,亦复寻茅盈。玉妃发春哂,手折双琼花。寄赠两女兄,相逢学丹砂。翩然不肯留,浪迹金陵市。长歌六帝秋,袅袅闻梦耳。青裾曳明月,问我丹井南。挥手绿云表,语别愁何堪。往年去天台,药草径香满。彼之溪上人,泣向西风断。琼台天上遥,银桥雾中没。葛陂一丈竹,鳞鬣生倏忽。飙车划雷逝,轮辕不相将。尺地不可缩,况兹道路长。故人衡湖居,旧约赤城下。缘厓履灵迹,弄瀑漱清泻。今闻绾汉绶,好作常州牧。兴公赋金声,名山阻高躅。东行即相讨,自称回道人。榴皮醉香墨,晓过东林春。海图慎勿视,但恐驰其神。
https://shici.929r.com/shici/3C7K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