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杖藜偶尔出,忽见两高轩。

不意索居处,得闻长者言。

是时流大火,傍树倒清尊。

落日遽相别,依然又掩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巍在立秋之后的一天,偶然外出散步时偶遇董刘二君来访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杖藜偶尔出”,以“杖藜”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年岁稍长或身体状况一般的背景。“偶尔出”则透露出诗人平日里可能较少外出,这次的散步显得有些随意和偶然。接着,“忽见两高轩”一句,通过“忽见”二字,表现了诗人对董刘二君来访的惊喜与意外,而“两高轩”则暗示了来访者的身份不凡,可能带有某种尊贵或学者的气息。

“不意索居处,得闻长者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外与惊喜的感受。诗人原本独自居住,未料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下遇到如此尊贵的客人,并且能够聆听他们的教诲或交谈,这无疑为他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特别的色彩。

“是时流大火,傍树倒清尊”描绘了当时环境的氛围。夏日炎炎,太阳高照,诗人与来访者在树荫下交谈,借酒助兴,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聚会场景。然而,“傍树倒清尊”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聚会的欢乐,也暗含了一丝不经意间的洒脱与随性。

最后,“落日遽相别,依然又掩门”两句,表达了聚会结束后的分别与归家。随着夕阳西下,诗人与董刘二君不得不告别,各自返回自己的居所。这里的“掩门”不仅意味着物理上的关门,也象征着一天生活的结束,以及内心对这次相遇的回味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温馨而又略带遗憾的相聚时光,以及对日常生活中偶然之美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赠我卿校书联

卿本红袖佳人,自怜命薄;

我亦青衫司马,也为魂销。

(0)

福州会馆元宵灯联

此地笙歌,恰当韦曲城南,去天尺五;

吾侪觞咏,独是越王台畔,明月三分。

(0)

寄怀渭臣弟客姑苏·其四

红黛胡姬百媚生,弹丝一曲座俱倾。

知君大有流涎兴,莫过金阊酒肆行。

(0)

倒押骏孙寄调十绝句寄调骏孙·其七

通籍金闺画省郎,逐臣宁复恨如簧。

青衫不向天涯湿,暂醉佳人锦瑟傍。

(0)

初月·其二

连日无梳洗,云翘懒上簪。

钩帘忽见月,始记是初三。

(0)

听吼堂长老夜讲般若·其四

空中了无色,何物可名心。

不用谈空舌,声闻亦行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