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丞孩子》
《潘丞孩子》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爱子性情奇,初生玉树枝。

人曾天上见,名向月中知。

我识婴儿意,何须待佩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ānchénghái
táng / jiǎorán

àixìngqíngchūshēngshùzhī
réncéngtiānshàngjiànmíngxiàngyuèzhōngzhī

shíyīngérdàipèi觿

注释
爱子:深受喜爱的孩子。
性情奇:性格非常特别。
初生:刚刚出生。
玉树枝:比喻孩子像珍贵的玉树一样纯洁而有潜力。
人曾天上见:传说中这孩子像是天上下凡,众人似曾相识。
名向月中知:名声之大,仿佛月亮上都能得知。
我识:我理解。
婴儿意:幼儿的心思或潜力。
何须:何必。
待:等待。
佩觿:古人成年或开始学习时佩戴的解结工具,比喻长大成人。
翻译
这孩子性格非凡,如同刚长在玉树上的枝条。
人们仿佛曾在天界见过他,他的名字似乎月亮上就已经知晓。
我理解这幼儿的心意,何必等他长大到需要佩戴解结的锥子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父母对新生儿子的喜悦与期待之情。开篇“爱子性情奇,初生玉树枝”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孩子比作温馨可人的玉树枝,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深切爱意和美好期望。

接着,“人曾天上见,名向月中知”两句,通过仙境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这里的“人曾天上见”,可能暗指孩子是天赐之物,而“名向月中知”则隐约表达了对孩子未来命运的美好预兆。

最后,“我识婴儿意,何须待佩觿”一句,则直接而深情地表达了诗人作为父亲,能够理解和感应婴儿之意,不需要等到孩子长大佩带玉石(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玉器,象征着身份地位)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充满期待。这不仅展示了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对比和超脱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父亲对新生儿子的无限爱和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十二峰.望霞

东皇君来流晓霞,莫看西北王母家。

云华夫人王母女,肯为庙食留三巴。

(0)

句·其八十

梁燕未归花尚在,杜鹃有恨月常孤。

(0)

癸水亭次曾宏正韵

□□□古碑,神奇永符谶。

履岩俯冯夷,坐石存精祲。

拂剑逼珠光,乘槎掉柯枋。

风清明月怀,云隐高山兴。

(0)

送郡守张宗丞·其一

淮汉秋风起,边声不可听。

九重选良牧,内地著郎星。

土沃桑麻长,城荒草树青。

民居多近水,一一是江亭。

(0)

杭山八景·其八九宫霁雪

同云收尽日曈曈,晓霁分明见九宫。

百里远排银笔架,半峰高叠玉屏风。

螺鬟矗矗深藏翠,石剑棱棱欲露锋。

纵使丹青施妙手,难将写入画图中。

(0)

杭山八景·其六板岭云霞

一邦佳景萃峰头,宇宙钟灵自有由。

银竹霏霏山气盛,火轮颗颗水光浮。

年逢旱涝他方苦,世际丰穰此处优。

瞻望巍峨殊不远,登临彷佛帝王州。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