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
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
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
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
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
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
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
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
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开篇“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表明尽管彼此身处异乡,但仍旧关心对方的人生况味。“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则反映了时光匆匆,青春易逝,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哀伤。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写出了诗人因征战和官职调动而与亲友长时间分离的苦况。“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则是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危险的描绘,以及在朝廷中求见皇帝的艰难。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表达了诗人因病痛及职务变动而不得不迁徙的无奈。“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则是对边塞之地夜深人静时分的描写,通过月落和寒风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尽管身在他乡,但那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如同滔滔江水,无法抑制。“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则是对如何排遣心中的忧愁和怎样以酒来寄托相思之情的发问。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友情别离、战争苦难以及官职迁徙等主题的抒情,展现了一个唐代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心路历程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