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地》
《汉地》全文
宋 / 赵崇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汉地文书密,胡天岁月深。

但高苏武节,不察李陵心。

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

同生不同恨,万里一沾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àn
sòng / zhàochóng

hànwénshūtiānsuìyuèshēn

dàngāojiéchálíngxīn

guòyàn西fēnghuāngtáishuòchén

tóngshēngtónghènwànzhānjīn

注释
文书:指中原地区的文献记录。
胡天:指边塞或西北地区,古代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称呼。
苏武节:苏武坚守节操的故事,象征忠诚和坚韧。
李陵心:李陵投降匈奴之事,此处可能暗指背离忠诚的行为。
过雁:秋天南迁的大雁。
荒台:废弃的台榭,常用来象征历史遗迹或荒凉景象。
朔气:北方寒冷的气候。
恨:遗憾、怨恨。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形容悲伤至极。
翻译
中原的文献记录繁多,塞外的时光却漫长而深沉。
只敬仰苏武的高尚气节,却不理解李陵的内心情感。
秋风吹过,大雁向西飞去,荒凉的台上充满寒冷的气息。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怀着不同的遗憾,相隔万里,只有泪水打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以"汉地"和"胡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感慨。首句"汉地文书密"暗示了历史文献的丰富,而"胡天岁月深"则描绘了边塞之地时间的久远。诗人将焦点集中在苏武和李陵这两个历史人物上,通过"但高苏武节"赞扬苏武坚守节操的精神,而"不察李陵心"则表达了对李陵投降的批判,暗示了对忠诚与背叛的不同态度。

"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两句,借自然景象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严寒,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同生不同恨,万里一沾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因命运不同而抱有各自的遗憾,相隔万里,只能在心中泛起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环境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忠诚与背离、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思考。赵崇嶓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赵崇嶓
朝代:宋

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人。生于庆元四年(1198),商王元份八世孙。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石城令,改淳安。尝上疏极论储嗣未定及中人专横。官至大宗正丞。卒于宝祐四年(1256)以前。有《白云稿》。《宋史·宗室世系表》:商王元份九世孙汝悉长子。诗词兼有。
猜你喜欢

和西生上人山居杂咏次韵·其四

林里光初出,湖中气欲来。

好随松影去,且放竹扉开。

(0)

为陈维立题画·其十

未能无所寄,养鹤复栽梅。

鹤亦太多事,高飞候客来。

(0)

送张㠠山明府转户部五首·其五

诏出彤龙楼,官辞白马县。

落花飘云游,英风缅京甸。

欲射聊城书,解此闽海战。

去去复何言,悲歌振林霰。

(0)

春郊候同游不至

羁思寂无聊,寻春过野桥。

草新儿马逸,柳稚乳莺娇。

俗事终难遣,良朋亦费招。

胸中多磊磈,谩诧酒能浇。

(0)

禽言三首·其三

提葫芦,沽美酒,三百青铜何处有。

桃花落尽杏花残,十分春色今无九。

纵遇采樵人,勒马空回首。

况又多年失孟光,一斗凭谁藏既久。

忍听提壶休饮酒。

(0)

二虫叹

蛛丝网飞虫,日日足充饱。

蚕丝济民生,一身不自保。

事功大异报反施,果物自为天梏之。

小人生全君子殪,若比二虫无乃似此理。

欲诘嗟,无由起。拍阑干,双泪流。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