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读陶渊明诗》
《九日读陶渊明诗》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晋有靖节翁,古昔称高士。

自陈簪组后,为义不两仕。

虽乏报韩功,深怀帝秦耻。

拂衣归故园,寒菊被栗里。

醉馀洒新诗,题自庚子始。

托此明大闲,言外有馀旨。

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

区区一垤中,起灭纷未已。

壮夫感颓光,大运悲逝水。

登高极遐想,舒卷寓至理。

风期渺相接,衰暮竟谁似。

酌泉荐芳馨,茫茫九泉起。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对东晋高士陶渊明的诗歌《九日》的感慨与解读。方一夔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陶渊明在辞官归隐、追求精神自由的境遇产生共鸣。

首句“晋有靖节翁”,点出陶渊明的别号“靖节”,并以“高士”赞誉其高尚品德与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接着,“自陈簪组后,为义不两仕”,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绝态度,坚守道义,不愿在政治漩涡中两面讨好,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虽乏报韩功,深怀帝秦耻”两句,虽然陶渊明没有实现为国效力的抱负,但他内心深处对历史上的不公与耻辱有着深刻的感受,这反映了他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接下来,“拂衣归故园,寒菊被栗里”形象地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以寒菊象征其高洁品格,栗里则暗示其回归自然、心灵宁静的生活环境。

“醉馀洒新诗,题自庚子始”描述了陶渊明在酒后的创作状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从庚子年开始,意味着他的创作生涯由此开始,充满了个人情感与哲思。

“托此明大闲,言外有馀旨”指出陶渊明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更蕴含着深远的哲学思考,超越了表面的文字,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方一夔在“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中,将自己置于千年之后,回顾陶渊明的生平与创作,感叹时间的流转与个人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区区一垤中,起灭纷未已”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命中的微小与短暂。

“壮夫感颓光,大运悲逝水”借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与历史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深切哀叹。最后,“登高极遐想,舒卷寓至理”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应保持豁达的心态,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风期渺相接,衰暮竟谁似”表达了对陶渊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在晚年,也希望能与之相接,找到心灵的共鸣。最后,“酌泉荐芳馨,茫茫九泉起”以饮泉水、献上芳香的寓意,寄托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希望其精神能穿越时空,影响后世。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解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方一夔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共鸣,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时间流逝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九曲径

莫疑吾道太孤危,渐入应知渐坦夷。

万仞登峰无等级,曲垂方便与君期。

(0)

浴日亭观日出和坡公韵

长啸凌风直到天,白鸥惊起出黄湾。

伫看旸谷三更月,坐失罗浮半枕山。

夸父何妨誇健足,鲁阳无计返颓颜。

明朝直上飞云去,未必清光别此间。

(0)

寄祝卫明经翘楚·其一

心空及第老维摩,家住林泉乐若何。

一水东西乔木古,三堂宾主老僧多。

萱花笑日悬弧矢,玉树临风响佩珂。

我在隔江遥望见,五云深处风巢阿。

(0)

长至日寄祝张子白明府

小春风物似春阳,遥挹南薰送凛霜。

冽水涵天清且远,峡山迎日静偏长。

万年松抱千年珀,百亩田栽五亩桑。

野老望君非一度,昨宵痴梦到琴堂。

(0)

答张耀南来韵

面面蒹葭路不通,渔灯移傍佛灯中。

迟君羊石三城月,老我鹅潭一夕风。

去棹归帆无远近,淡烟疏雨入雷同。

住来渐到忘言处,凭语真难举似公。

(0)

答伍亦潜来韵

鹿鹿生涯草草过,亡羊真觉路岐多。

梅园自笑不归去,莲社相寻又若何。

在世可堪成孟浪,此身难得免奔波。

相闻共有剡溪兴,几日扁舟下白鹅。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