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宴安,居处必择地。
诸公来河南,有若不期会。
岩岩大司徒,早辞槐鼎贵。
嘉谟纳渊衷,故事留台寺。
构第铜驼坊,开门瀍水次。
居守德爵同,位重官三事。
高轩每过从,纵言谈道艺。
复有乡里贤,夙昔承嘉惠。
崧岭高横空,洛波清见底。
履道追昔游,行厨载芳醴。
燕毛礼所重,安车皆戾止。
年尊二国公,齿序众君子。
愿公寿千秋,慰民瞻具尔。
三载一来朝,当陪天子祀。
古人称宴安,居处必择地。
诸公来河南,有若不期会。
岩岩大司徒,早辞槐鼎贵。
嘉谟纳渊衷,故事留台寺。
构第铜驼坊,开门瀍水次。
居守德爵同,位重官三事。
高轩每过从,纵言谈道艺。
复有乡里贤,夙昔承嘉惠。
崧岭高横空,洛波清见底。
履道追昔游,行厨载芳醴。
燕毛礼所重,安车皆戾止。
年尊二国公,齿序众君子。
愿公寿千秋,慰民瞻具尔。
三载一来朝,当陪天子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赞美司徒富公而作的次韵诗。诗中描绘了富公在河南的居所选择,显示出他对环境的讲究和对政务的淡泊。富公早年已放弃显赫官职,却仍以深远的谋略和深厚的学识影响着众人。他的府邸位于繁华之地,与山水相映,体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文化的热爱。
聚会时,富公与宾客畅谈学术,连乡里的贤者也受其恩泽。诗人借洛水清澈比喻富公的品性,强调他不忘旧游,宴会上备有美酒。富公虽年事已高,但仍然受到尊重,乘车前来,表现出谦逊和礼节。他作为德高望重的二国公,深受人们的敬仰。
最后,诗人祝愿富公长寿,期待他在未来的朝会中陪伴天子祭祀,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尊长的敬仰和对和谐社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