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位曾传泰伯风,那言高义子臧同。
史书未改仍公子,人物无凭只上中。
地僻似村烟月白,庙闲如社野花红。
伤心窟室铍交后,断送亡王泣甬东。
避位曾传泰伯风,那言高义子臧同。
史书未改仍公子,人物无凭只上中。
地僻似村烟月白,庙闲如社野花红。
伤心窟室铍交后,断送亡王泣甬东。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名世对延陵季子庙碑的题咏,表达了对季札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避位曾传泰伯风”赞扬季札让位的高尚情操,如同周代泰伯的谦逊风范。次句“那言高义子臧同”进一步强调他的高洁节义,与孔子弟子子臧相提并论。
第三句“史书未改仍公子”,指出季札的品格在史书中被长久铭记,他的公子身份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改变。第四句“人物无凭只上中”则表达了对季札品行评价之高,认为他在历史人物中位列上乘。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庙宇周围的环境,“地僻似村烟月白,庙闲如社野花红”,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色和庙宇的闲静,烘托出季札淡泊名利的形象。
最后两句“伤心窟室铍交后,断送亡王泣甬东”则转为悲凉,暗示了季札拒绝继承王位后的哀伤,以及他在吴国灭亡时的痛心,泪水洒落在甬东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景物描写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延陵季子高尚人格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青山来远梦,白首变馀身。
举止江河日,伤心玉露晨。
桂岭苍苍烟草渍,漓江泛泛晓波皴。
枫伤菊润由斯节,秋急天高趁此晨。
与枫何怨菊何德,天意秋情亦未均。
使荣使瘁风光别,物犹如此况乎人。
凄凉屈宋二千载,全付秋悲向我屯。
残形操在疑他影,彩笔吟低失旧嚬。
空堂几阅幽明状,窈室安知生死邻。
无边陨叶千林共,未必千林一样匀。
薜荔馀香虽暂落,胡绳倚菉漫相沦。
眼中枯菀何须问,栖集诸禽任喜嗔。
辞春多绪言,辞夏何默默。
良由畏日威,难拟烟风德。
岂不爱长时,歌薰旧弦熄。
万象倚炎光,此身当蔽抑。
瘴野复何如,荒祠困已亟。
始闻天外吹,及彼西峰侧。
微凉动落晖,遂有轻阴色。
曾是凄远怀,能无泪洒臆。
就之不可违,聊宽酷暑逼。
我欲告司方,赵盾人谁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