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云峰塔影前,尚留遗址寄山巅。
客摩碧汉逢初地,人拟青霄扑□烟。
始信数椽堪品胜,果然半偈足参禅。
仙踪即此传真诀,泉外何人解悟玄。
缥缈云峰塔影前,尚留遗址寄山巅。
客摩碧汉逢初地,人拟青霄扑□烟。
始信数椽堪品胜,果然半偈足参禅。
仙踪即此传真诀,泉外何人解悟玄。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云雾缭绕之中的古塔,其遗址仍矗立于山巅,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独特风景。诗人以“缥缈”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云峰塔影前”,既点出了古塔的位置,也暗示了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尚留遗址寄山巅”,一句中“尚留”二字透露出对古迹的尊敬与怀念,“寄山巅”则赋予了遗址一种超然的存在感。接下来,“客摩碧汉逢初地”,诗人想象着访客在碧蓝的天空下寻觅古塔的初见之地,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人拟青霄扑□烟”,此处的“□”字可能为印刷错误或省略,但不妨碍我们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人们试图在高空中捕捉到某种难以言喻的烟雾,这或许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始信数椽堪品胜,果然半偈足参禅”,这两句表达了对古塔建筑之美的赞叹和对其中蕴含的禅意的深刻领悟。数椽虽小,却足以让人品味到胜境;半偈虽短,却能启发人深入思考禅理。
最后,“仙踪即此传真诀,泉外何人解悟玄”,诗人将古塔与仙人的踪迹联系起来,认为这里隐藏着修炼成仙的秘诀。而“泉外何人解悟玄”,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那泉水之外,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些深奥的道理呢?这一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哲学意味,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古塔作为自然与人文交汇点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启示。
朔风撼山山石裂,老树杈枒半枯折。
阴云匝地冻不收,知是前溪夜来雪。
回峰远岫相明灭,断梗流澌正幽咽。
天寒万籁声萧萧,水行无舟陆无辙。
村回径仄随欹倾,危桥欲堕犹低撑。
长空遥遥一雁下,白屋袅袅孤烟生。
灞陵豪客一时兴,东郭幽人千古情。
高堂对酒不得醉,我意岂独怜丹青。
君不见去年三冬无一白,又不见九月江南雪盈尺。
丰年消息定何如,欲向田家问麰麦。
官曹坐食无良筹,予亦胡为簪组流。
知君故是经济器,慷慨莫忘苍生忧。
惊雷破树云出山,急雨堕地流潺湲。
尔来一月未断绝,行路厄塞往复还。
官隍朝决朝阳关,野渚夜涨张家湾。
边河人家数千口,骨肉漂荡随枯菅。
居人乘舟走平陆,船底秫苗俯可攀。
城中沟渠失疏导,街头结筏通市阛。
东邻婺妇抱儿泣,西家老翁穷且鳏。
升求斗籴典衣尽,有物何况珥与镮。
君王恻恻念孤瘝,赈粟屡自公家颁。
故老相传乃旧典,先朝以来幸未删。
翰林腐生诗骨孱,城南敝屋堵不环。
剧遭委顿怕泥滓,十日不造承明班。
因思春夏久枯旱,后何冗滥前何悭。
甲兵未见洗幽朔,流移直恐穷荆蛮。
吾曹谢公有深虑,向来忧国鬓欲斑。
挥毫作歌意慷慨,直欲广厦千万间。
朝廷有道弭灾沴,胡不浩荡开愁颜。
《庚寅夏苦雨答鸣治长句》【明·李东阳】惊雷破树云出山,急雨堕地流潺湲。尔来一月未断绝,行路厄塞往复还。官隍朝决朝阳关,野渚夜涨张家湾。边河人家数千口,骨肉漂荡随枯菅。居人乘舟走平陆,船底秫苗俯可攀。城中沟渠失疏导,街头结筏通市阛。东邻婺妇抱儿泣,西家老翁穷且鳏。升求斗籴典衣尽,有物何况珥与镮。君王恻恻念孤瘝,赈粟屡自公家颁。故老相传乃旧典,先朝以来幸未删。翰林腐生诗骨孱,城南敝屋堵不环。剧遭委顿怕泥滓,十日不造承明班。因思春夏久枯旱,后何冗滥前何悭。甲兵未见洗幽朔,流移直恐穷荆蛮。吾曹谢公有深虑,向来忧国鬓欲斑。挥毫作歌意慷慨,直欲广厦千万间。朝廷有道弭灾沴,胡不浩荡开愁颜。
https://shici.929r.com/shici/IytmD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