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髭答》
《代髭答》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托质向君身,稀微愧毛发。

于身百无济,况乃贻玷缺。

忧病君自知,敢以谀累哲。

君发岂不华,幸远不近瞥。

后生能几何,壮老真倏忽。

白拔秖自欺,黑返竟何悦。

多言亦安用,勿谓髭也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代髭答》。诗中以“髭”(胡须)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真诚关怀。

首先,“托质向君身,稀微愧毛发。”诗人将自己比作胡须,寄希望于友人身上,却因自身微不足道而感到惭愧。这里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渺小感。

接着,“于身百无济,况乃贻玷缺。”进一步强调了个人价值的有限,即使对自身有益的事物,也无法弥补对他人或社会的缺失。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忧病君自知,敢以谀累哲。”诗人深知朋友可能正经历疾病之苦,不敢用虚伪的赞美来加重对方的负担,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君发岂不华,幸远不近瞥。”诗人以友人的头发为例,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头发的黑白变化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后生能几何,壮老真倏忽。”这句诗感叹人生的短暂,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仿佛瞬间即逝,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深深忧虑。

“白拔秖自欺,黑返竟何悦。”诗人通过对比白发与黑发,指出人生追求的虚妄。白发代表衰老,黑发代表青春,两者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非个人所能控制或改变。

“多言亦安用,勿谓髭也呐。”最后,诗人告诫自己和他人,过多的言语并无实际用途,就像胡须的存在一样,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在意。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淡然和对言语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须这一日常事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友情、时间、价值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送何文渊·其一

晓承恩诏出皇京,行李萧萧一叶轻。

梁柱楩楠希世有,云霄鸿鹄使人惊。

从来政挟阳和布,况复心涵秋水清。

共忆江乡今独往,都门分手若为情。

(0)

夏日馆閤假寐梦澹庵写竹笔势翩翩以求余题觉而有作

日长假寐图书府,梦见挥毫写竹枝。

三月都无鸿雁信,九霄如睹凤凰仪。

空怜意惬关飞动,亦拟诗成寄别离。

淇水湘川渺南北,清风翘首已多时。

(0)

时彦行俭习礼入山观玉泉想见佳致故作诗奉寄

万顷西湖一鉴澄,玉泉淠沸泻泠泠。

昔年两度游曾遍,此日三贤兴共乘。

石畔漱流仍命酒,山中瀹茗定逢僧。

从知登历多高咏,还对苍崖第几层。

(0)

呈澹斋少保并诸学士

无能有幸接英僚,翰苑经帷共四朝。

时泰独嗟年岁暮,力衰转觉道途遥。

风含御柳春犹浅,波溢龙河冻尽消。

阳德方亨仁泽霈,会容白发返渔樵。

(0)

送何太守归宜阳

豫章南上二王城,宜水宜山绕郭清。

太守远凭熊轼下,老夫犹记凤台生。

三年北阙重趋觐,正月东风遽戒行。

冰泮龙河春浩荡,临分无那故交情。

(0)

挽周孟简长史

翰苑飞腾二十春,同乡同署更情亲。

灯前对酒觥筹数,竹里联诗兴韵新。

梁苑延枚心不展,湘江吊屈叹何频。

俄闻瘗玉桑园上,老泪潸潸为故人。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