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彦行俭习礼入山观玉泉想见佳致故作诗奉寄》
《时彦行俭习礼入山观玉泉想见佳致故作诗奉寄》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万顷西湖一鉴澄,玉泉淠沸泻泠泠。

昔年两度游曾遍,此日三贤兴共乘。

石畔漱流仍命酒,山中瀹茗定逢僧。

从知登历多高咏,还对苍崖第几层。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时彦行俭习礼入山观玉泉想见佳致故作诗奉寄》。诗中描绘了西湖的宁静之美与玉泉的清澈流淌,以及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时的雅兴与高谈阔论。

首句“万顷西湖一鉴澄”以“一鉴澄”形象地描绘了西湖的广阔与清澈,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四周的景物。接下来,“玉泉淠沸泻泠泠”则转向描述玉泉的动态美,泉水激荡,发出清脆的声音,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昔年两度游曾遍,此日三贤兴共乘”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两次游览西湖的经历,并且在这一天,他与几位贤者一同再次造访,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雅趣。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展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石畔漱流仍命酒,山中瀹茗定逢僧”描绘了游览途中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在岩石旁品尝清泉,饮酒畅谈;在山中泡茶,偶遇僧侣,共享宁静与和谐。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从知登历多高咏,还对苍崖第几层”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经历的感慨。他知道,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每一次攀登都伴随着高亢的吟咏,面对着层层叠叠的苍崖,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吴竹修以诗寄次韵以复

避世归来星一周,小丹山下剡溪头。

风尘满眼醒如醉,宇宙关心笑亦愁。

书几日听诸子业,菜畦时共老妻游。

吟鞭倘践相过约,鸡黍犹能食仲由。

(0)

南游

驱车登远道,白日忽西流。

宇宙惊新梦,山河感旧游。

云迷江令宅,月澹庾公楼。

已已知何奈,长歌去国愁。

(0)

赠刘行甫

刘郎雍容古君子,平时人指原夫耳。

忽然闯我风雅坛,疾雷破柱蛟龙起。

豫章可栋今七年,魏舒惊人才一矢。

后来独步君仲宣,抚斲轮具吾衰矣。

(0)

珍珠帘

东风飘拂雨纤纤,吹向空中草木沾。

记得传喧三殿日,恍疑天半撒珠帘。

(0)

望天台山二绝·其一

嵩阳不得到,华顶可徘徊。

当知吾性分,自有一天台。

(0)

春暮书房

春晴无十日,秉烛亦须游。

冷笑鲰生面,黐粘蠹简头。

方殚义理乐,蚤觉鬓髯秋。

几欲抛书坐,痴成不自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