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林峦爱寄情,每看文笔洒然清。
生秋庭里诗为画,炼雪斋中弟继兄。
隔岁萦怀吟且置,一番触目兴偏生。
碧云天在高山外,题作排空雁字横。
底事林峦爱寄情,每看文笔洒然清。
生秋庭里诗为画,炼雪斋中弟继兄。
隔岁萦怀吟且置,一番触目兴偏生。
碧云天在高山外,题作排空雁字横。
这首诗通过对秋林叠嶂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首句“底事林峦爱寄情”,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引人深思。接下来,“每看文笔洒然清”则点明了诗人欣赏自然之美的方式——通过文笔来表达内心的清雅与纯净。
“生秋庭里诗为画,炼雪斋中弟继兄”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歌比作画,生动地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这里“炼雪斋”可能象征着诗人创作的环境,而“弟继兄”则寓意着艺术的传承与延续。
“隔岁萦怀吟且置,一番触目兴偏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情感体验。一年之间,思绪萦绕,但每当目光触及眼前景象,新的灵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波动,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直接反应,也是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最后,“碧云天在高山外,题作排空雁字横”两句,以广阔的天空和飞翔的大雁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大雁的排列仿佛是天空中的文字,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秩序与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和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同时融入了对自由与和谐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少壮喜求友,湖海多所遇。
暮年恋空谷,鹿豕相群聚。
虽与鹿豕群,中情良疾固。
诚感心有应,朋来惬私慕。
壬午九师归,乙酉顶伭附。
丙戌恽入华,避乱幸流寓。
数子惠嘉言,如渴得甘露。
所恨聚不常,时节因缘误。
何期戊子春,更听潮音句。
拜手读数回,此意向谁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