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忆黄犬,石崇悔珍宝。
上蔡打猎时,直欲射鹿倒。
锦障十里开,亦复自欲老。
快心不知极,江河势瀚灏。
天岂爱骄盈,彼已得志早。
胡不鉴劳人,终日求草草。
草草不易得,百端在怀抱。
李斯忆黄犬,石崇悔珍宝。
上蔡打猎时,直欲射鹿倒。
锦障十里开,亦复自欲老。
快心不知极,江河势瀚灏。
天岂爱骄盈,彼已得志早。
胡不鉴劳人,终日求草草。
草草不易得,百端在怀抱。
这首诗《杂诗(其五)》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得失,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李斯忆黄犬,石崇悔珍宝”引用了李斯和石崇的故事,李斯因贪恋权势而被处死,石崇因过度奢华而招致祸患。这两句通过对比,暗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与短暂。
接着,“上蔡打猎时,直欲射鹿倒。锦障十里开,亦复自欲老。”描述了打猎场景,表达了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孤独和衰老。
“快心不知极,江河势瀚灏。”指出人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不知满足,就像江河浩瀚无边,比喻欲望无穷尽。
“天岂爱骄盈,彼已得志早。”提出天道无情,不会偏爱骄傲自满之人,他们往往过早地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最后,“胡不鉴劳人,终日求草草。草草不易得,百端在怀抱。”劝告人们应当学习那些劳苦之人,不要整天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因为这些追求往往充满各种困难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的真谛,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避免过度追求物质和权力所带来的痛苦。
异时黉舍共翻书,黄卷相从乐有馀。
十载乖离驰别梦,半生漂荡失吾庐。
饮江偶脱胡人马,并海欣逢长者车。
软语蝉联相劳苦,羁游无绪领勤渠。
冰壶影里集朋从,三雅同倾共一中。
相与文楸看飞雹,不须舞袖觅惊鸿。
云边鸟道古来寺,烟际渔舟何处翁。
竟日追欢难卜夜,只缘身在省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