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
《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全文
唐 / 窦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雨如烟又若丝,晓来昏处晚晴时。

仙人掌上芙蓉沼,柱史关西松柏祠。

几许岁华销道路,无穷王事系戎师。

回瞻二妙非吾侣,日对三峰自有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uòshuǐ驿quèhuázhōu使shǐyuànzhāngzhèngèrshì
táng / dòu

chūnyānyòuruòxiǎoláihūnchùwǎnqíngshí
xiānrénzhǎngshàngróngzhǎo

zhùshǐguān西sōngbǎi
suìhuáxiāodàoqióngwángshìróngshī

huízhānèrmiàofēiduìsānfēngyǒu

注释
春雨:春天的雨水。
烟:形容雨丝轻薄如烟。
晓来:清晨。
昏处:阴暗的地方。
柱史:古代官职,掌管文书。
关西:古代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
岁华:岁月。
销:消耗。
王事:指朝廷或帝王的事务。
戎师:军队。
二妙:指两位杰出的人物。
日对:每日面对。
三峰:可能指山峰,也可能象征某种理想。
翻译
春雨细密如烟又如丝线,清晨时分从阴暗转为傍晚晴朗。
仙人掌上的芙蓉池塘,柱史关西的松柏祭祀之地。
多少年华在道路上消磨,无尽的王事牵连着军师们。
回头望去,那两位杰出人物并非我的同伴,每日面对这三座山峰已有了期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与人事变迁的画面。开篇“春雨如烟又若丝”形象地刻画了细腻的春雨,如同轻柔的丝线,给人以温润之感。“晓来昏处晚晴时”则表现了时间流转和天气变化,晨曦初露至暮色收敛,晚风带来的清凉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

接下来的“仙人掌上芙蓉沼,柱史关西松柏祠”运用了神话与历史的元素,意在表达超脱凡尘、追求永恒。仙人掌中的芙蓉沼象征着高洁不染的品格,而柱史关西的松柏祠则寓意长存和坚贞。

中间两句“几许岁华销道路, 无穷王事系戎师”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名难得的感慨。岁月匆匆,历程漫长,而王者之事无穷无尽,军旅生涯充满艰辛。

末尾两句“回瞻二妙非吾侪,日对三峰自有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山峰的向往和自己与众不同的追求。这里的“二妙”指代特定的对象,可能是某种境界或人物,“三峰”则象征着高洁独立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坚持。

作者介绍

窦牟
朝代:唐   籍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   生辰:749-822

窦牟(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 
猜你喜欢

声声慢

香浮椒柏,暖入酴酥,瑞气晓生帘幕。

绛阙真人,来自五云楼阁。

青霄路歧游偏,挂冠归、水晶□□。

逍散处,有壶中日月,放□龟鹤。

好是朱颜难□,嬉游处不减,少年行乐。

正好寻春,莫负燕期莺约。

沈沈洞天向晚,按宫商、重调音乐。

愿岁岁,听新声、笙歌院落。

(0)

陪戴祖禹汎湖分韵得天字

冉冉夕阳红隔雨,悠悠野水碧连天。

山分秋色归红叶,风约蘋香入钓船。

钟鼓园林已如此,衣冠文物故依然。

当歌对酒肠堪断,倒著乌巾且醉眠。

(0)

踏云行.真武宫道士索

真武藏机,真君弃假。荣华富贵须当舍。

手持慧剑样三尸,龟蛇一气相迎迓。

灵应通明,神清幽雅。知白守黑些儿话。

愿人省悟踏云行,好来相伴扶风马。

(0)

满庭芳.劝化

人皆好色,妻常设计。巧笑语言诈伪。

日日梳妆,图要见他忔喜。

时时耳边低呃,紧唆人、争财竞气。

存自便,更不询富贵,义与不义。

欢喜冤家没解,岂思量,好意却是弱意。

昼要衣餐,入夜偷盗精髓。

悟来心惊胆颤,怕追魂、取命活鬼。

归大道,处无为,谨修仙位。

(0)

贺圣朝.二首赠王司公

祥烟瑞气常敷布。便觉心归素。

世人为处我无为,更无思无虑。绛房姹女婴儿聚。

慧目看乌兔。斡旋离坎两交宫,这些儿谁悟。

(0)

苏幕遮.在南京乞化

穿茶坊,入酒店。后巷前街,日日常游遍。

只为饥寒仍未免。度日随缘,展手心无倦。

愿人人,怀吉善。舍一文钱,亦是行方便。

休知山侗无识见。内养灵明,自有长生验。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