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久住鹿门间,高枕怜君尚掩关。
生事只堪对流水,幽怀宁肯负名山。
歌中客罢弹长铗,海上丹成有大还。
白酒黄花三径里,一天明月数峰閒。
携家久住鹿门间,高枕怜君尚掩关。
生事只堪对流水,幽怀宁肯负名山。
歌中客罢弹长铗,海上丹成有大还。
白酒黄花三径里,一天明月数峰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的对话,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携家久住鹿门间,高枕怜君尚掩关”描绘了诗人与家人长久居住在鹿门山中,枕着高山享受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仍然深居简出的关怀和理解。接下来的“生事只堪对流水,幽怀宁肯负名山”两句,通过“流水”和“名山”象征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珍视。
“歌中客罢弹长铗,海上丹成有大还”则通过“弹长铗”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海上丹成有大还”可能暗指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或归隐之意。最后,“白酒黄花三径里,一天明月数峰閒”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以“白酒”和“黄花”象征生活的质朴与美好,而“一天明月数峰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心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