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今人多作留春诗而莫有留夏者感而赋之》
《古今人多作留春诗而莫有留夏者感而赋之》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辞春多绪言,辞夏何默默。

良由畏日威,难拟烟风德。

岂不爱长时,歌薰旧弦熄。

万象倚炎光,此身当蔽抑。

瘴野复何如,荒祠困已亟。

始闻天外吹,及彼西峰侧。

微凉动落晖,遂有轻阴色。

曾是凄远怀,能无泪洒臆。

就之不可违,聊宽酷暑逼。

我欲告司方,赵盾人谁忆。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夏日的复杂感受。诗人通过“辞春多绪言,辞夏何默默”开篇,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夏天的沉默,暗示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不舍。接着,“良由畏日威,难拟烟风德”,诗人认为人们畏惧夏日的威力,难以比拟春风的温柔,体现了对夏日炎热的畏惧。

“岂不爱长时,歌薰旧弦熄”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夏日持续时间的渴望,但又感叹过往的美好时光已逝,如同旧弦上的歌声不再。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万象倚炎光,此身当蔽抑”描绘了夏日万物在烈日下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炎热中的压抑感。接下来,“瘴野复何如,荒祠困已亟”则进一步描述了夏日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所承受的苦难。

“始闻天外吹,及彼西峰侧。微凉动落晖,遂有轻阴色”描绘了夏日中难得的一丝凉意,仿佛是天边吹来的微风,给炎热的大地带来了一线希望。这种微妙的变化让诗人感到一丝安慰。

“曾是凄远怀,能无泪洒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夏日即将结束的不舍,泪水似乎在心中涌动,无法抑制。

最后,“就之不可违,聊宽酷暑逼。我欲告司方,赵盾人谁忆”表达了诗人面对不可避免的季节更替,只能暂时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表达了对古代贤臣赵盾的怀念,或许是在借古人之名表达对某种理想或道德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时间、道德等主题的哲理探讨。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庄上闲居

苦柏丛篁与屋齐,野云常宿药栏西。

鸥情久定看春雁,鹤梦初惊怪午鸡。

叶溜每令山犬吠,月明常赚夜乌啼。

隔桥景物应如待,日引幽人过鹿溪。

(0)

暮秋夜宿紫荆关

驿路飘黄叶,关门薄紫荆。

上都瞻处近,北斗坐来平。

塞冷胡笳断,原荒野烧明。

终军虽老大,还欲请长缨。

(0)

山居杂兴二首·其一

芙蓉窈窕月朦胧,草阁遥怜玉殿风。

曾从龙舟西苑里,正闻莲漏百花中。

珠帘卷雾摇波绿,宝扇开云射日红。

恍向九霄重浪迹,却忘身世一飘蓬。

(0)

谒康陵

早雾笼山暝,新松匝殿稠。

三边余武烈,八骏想神游。

花萼皇情远,衣冠岁事修。

伤心大官酒,犹得献千秋。

(0)

宿庄严寺与僧

落日荒江外,春风野寺中。

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

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

惟应把明烛,一宿与谈空。

(0)

园居怀袁仪部补之时袁抱病

空庭战凄叶,寒日下高原。

虽家北阙下,白云常满园。

风霁琴张静,池昏鸟语喧。

茂陵方请告,悁忆奉清言。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