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于诗,我发实种种。
而后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嘷,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于诗,我发实种种。
而后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嘷,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秋天深深的感慨,以"秋思公何高"起笔,描绘了秋天的高远与深沉。"堆积自嵱嵷"形象地写出秋意的浓厚,如同山峦叠嶂。接下来,诗人将自己的诗歌生涯与年华老去相结合,感叹"我发实种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人进一步抒发对故人的怀念,"故人多作冢"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哀思,以及对人生的无常之感。夜晚的"阴风夜木嘷"和"窸窣闻鬼悚"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独自面对这些情绪,"独我忘形骸"表明他超脱于世俗琐事之外,但又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
最后,诗人以"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收尾,描绘出自己在霜月之夜难以入眠的情景,寓言般地表达对生活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秋思之情。
朝自扶胥南,万里穷泱漭。
溟波接百川,倾泻多奇状。
潮从虎门出,势到沃焦放。
祝融在阴墟,天池正相向。
天命南海帝,来从南岳上。
宫阙临扶桑,百王所禋享。
元气一吐吞,日月光相养。
混沌在中央,精华资酝酿。
咫石天河通,浮槎日来往。
丈夫朝饮牛,牛口吐溟涨。
渚边多织妇,微闻弄机响。
八月水益大,吾欲浮演漾。
槎从海若取,食须天吴饷。
倏忽至云汉,客星恣摩荡。
抚手笑黄姑,独处徒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