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含苞久,三冬吐药长。
花乾同白露,叶湿似清霜。
有日那能暖,非时不用香。
篱边自荣落,谁见此孤芳。
两月含苞久,三冬吐药长。
花乾同白露,叶湿似清霜。
有日那能暖,非时不用香。
篱边自荣落,谁见此孤芳。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与坚韧品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严冬中绽放的景象,以及其不畏寒冷、不求闻达的高尚情操。
首句“两月含苞久,三冬吐药长”,开篇即点出菊花生长周期之长,从含苞待放到最终绽放,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考验。这里的“两月”和“三冬”不仅指时间的跨度,也隐喻了成长过程中的艰难与坚持。
接着,“花乾同白露,叶湿似清霜”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干燥的花瓣如同晶莹的白露,湿润的叶片仿佛凝结的清霜,既突出了菊花的清雅脱俗,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
“有日那能暖,非时不用香”则进一步揭示了菊花的品格。即使阳光普照,它也不轻易释放香气,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才会绽放自己的美丽。这种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本色的态度,体现了菊花的高洁与独立。
最后,“篱边自荣落,谁见此孤芳”表达了对菊花孤独而又美丽的赞美。在篱笆旁,菊花独自开放与凋零,它的美或许不被众人所知,但正是这份孤独,让它更加显得独特而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内在品质的描绘,展现了菊花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