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年已四十,盛名满天下。
奇文兀胸郁,孤造鲜旁假。
星海泄天流,万里地中泻。
摩荡日月色,元气极苍赭。
京门三月晚,佛楼建文社。
西山如剑锷,灼灼照杯斝。
凭阑吐长气,浩然去平野。
昂首见神骏,金台欲无马。
息情通动止,导和归媕雅。
卓荦眼前得,生平意中寡。
君年已四十,盛名满天下。
奇文兀胸郁,孤造鲜旁假。
星海泄天流,万里地中泻。
摩荡日月色,元气极苍赭。
京门三月晚,佛楼建文社。
西山如剑锷,灼灼照杯斝。
凭阑吐长气,浩然去平野。
昂首见神骏,金台欲无马。
息情通动止,导和归媕雅。
卓荦眼前得,生平意中寡。
此诗《答汤农部鹏三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展现了一位年过四十、声名远播的文人,内心深处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与追求。诗中描绘了这位文人胸中涌动的奇文之思,以及其独立不群的创作精神。他将文学比作星海中的天流,从地心倾泻而出,影响着日月的色彩,象征着文学作品对世界的影响深远。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文学与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文学创作中寻求情感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京城三月的晚景和佛楼建文社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西山如剑锷,光芒照耀着酒杯,不仅象征着文人的才华与激情,也寓意着文学作品如同美酒,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与思考。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不禁吐露心中的豪情壮志,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与表达方式。
最后,诗人以“昂首见神骏,金台欲无马”一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期待。他追求的不仅是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更是在心灵层面的自由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清露凝百草,四海黄叶秋。
游子思故乡,中夜揽衣裘。
起坐不成寐,叹息衔百忧。
久客岂其愿,亦为甘旨谋。
平生少年日,睥睨气食牛。
秉志三皇前,展步狭九州。
乃今已半百,尚有饿冻愁。
生逢圣明代,不忍弃田畴。
折节众士底,足为妻嫂羞。
伯乐尚未遇,焉知非骅骝。
观其楚越集,迥觉出辈流。
有如阅武库,森然见戈矛。
近者咸兴作,无乃或暗投。
五车空拄腹,一饱岂易求。
不如临洮子,匹马万户侯。
遇合各有时,莫笑东家丘。
东门园上春风微,醇醇冢上花成围。
醇醇一去不复返,食一盂兮酒一卮。
悲莫悲乎今日,伤莫伤乎旧衣。
思其言而想其貌,吁嗟乎天殇吾儿。
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
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