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云初架屋,种竹未成关。
与子听流水,移予欲住山。
天长荒草外,人在小桥间。
何处飘梧叶,秋风昨夜还。
拔云初架屋,种竹未成关。
与子听流水,移予欲住山。
天长荒草外,人在小桥间。
何处飘梧叶,秋风昨夜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中景象。诗人以“拔云初架屋,种竹未成关”开篇,仿佛在告诉我们他刚刚开始在这片山中建立居所,竹子还未完全成林,生活条件或许简朴,但充满新奇与希望。接着,“与子听流水,移予欲住山”,诗人与友人一同聆听山间的潺潺流水声,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似乎已心生留恋,想要将此地作为自己的归宿。
“天长荒草外,人在小桥间”两句,画面感更强,远处是辽阔的荒野,近处是横跨小溪的小桥,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既显得渺小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最后一句“何处飘梧叶,秋风昨夜还”,秋风起,梧桐叶随风飘落,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
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
长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鲛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绿浪痕,天衣拂尽苍苔色。
星汉徘徊山有风,禅翁静扣月明中。
群仙下云龙出水,鸾鹤交飞半空里。
山精木魅不可听,落叶秋砧一时起。
花宫杳杳响泠泠,无数沙门昏梦醒。
古廊灯下见行道,疏林池边闻诵经。
徒壮洪钟秘高阁,万金费尽工雕凿。
岂如全质挂青松,数叶残云一片峰。
吾师宝之寿中国,愿同劫石无终极。
四望无极路,千里流大河。
秋风满离袂,唯老事唯多。
曈昽赫日东方来,禁城烟煖蒸青苔。
金楼美人花屏开,晨妆未罢车声催。
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
五陵年少惜花落,酒浓歌极翻如哀。
四时轮环终又始,百年不见南山摧。
游人陌上骑生尘,颜子门前吹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