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日雨中》
《寒食日雨中》全文
宋 / 释契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

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春雨绵绵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情感的细腻流转。

首句“漠漠行云晴复阴”,描绘了天空中云层的变幻无常,时而晴朗,时而阴沉,如同情绪的波动,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漠漠”二字,不仅形容了云层的广阔与模糊,也暗示了一种辽远与空旷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次句“野花垂湿晚沉沉”,则将视线转向了地面,描绘了雨后野花在湿润的土壤中显得更加娇艳,夜晚的沉寂中,这些花朵似乎更加凸显,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垂湿”二字,既表现了雨水对花朵的影响,又巧妙地将时间推进到了夜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第三句“游人莫怨天多雨”,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感慨。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劝慰那些在雨中行走的游人,不要因为连绵不断的春雨而感到沮丧或抱怨。这句话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最后一句“况在东皋春已深”,点明了地点和时节。东皋,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或田园风光的词汇。此句意为,即使是在春意渐浓的东皋,也难以避免春雨的洗礼。这句话不仅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是身处繁华还是宁静之中,春天总会到来,生活总有其不可预知的变数,但正是这些变数,构成了生命丰富多彩的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学,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上的触动和启示。

作者介绍

释契嵩
朝代: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猜你喜欢

怀赵紫芝

日沈月上暝烟斜,收拾渔竿恰到家。

为忆城南清瘦友,寒宵梦里见梅花。

(0)

送人至边寨

岂惮河湟远,男儿效主恩。

穷边人不到,孤戍自分屯。

马放胡沙暖,烽传塞日昏。

军前初谒帅,戎服走辕门。

(0)

诉衷情令.濡溪悼旧

曲屏深院赴幽期。心事梦云知。

佩环零乱何处,江上草离离。

日平西,天似幕,月如眉。

依稀还记,两岸杨花,送上船时。

(0)

宿界首寺施府墓园也次孟使君壁间韵三首

沙路抵长夏,入山如早秋。

閒房容客卧,老屋欠人修。

日落蝉多事,云深鹤自由。

风尘二十载,复此得清游。

(0)

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再赋三绝仆与楚翁至是三听雨矣不知自此又几听雨耶·其二

五载期君君不来,悠悠世路忽相猜。

从今无事长相见,纵使百年能几回。

(0)

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壮其东阳八篇文辞未有少之者因次卿登楼新什辄效立春体制和且摅所怀云

隐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堕泪碑。

国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犹嗟鞶带移。

登览寒烟萦远目,凄凉夕照谢高榱。

伤心往事君须赋,恐有遒人来采诗。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