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

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

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

(0)
注释
西风:秋风。
十分凉:非常凉爽。
新橙:刚成熟的橙子。
透甲香: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迟暮:傍晚。
赏心:愉悦的心情。
惊节物:对季节变化感到惊讶。
怯秋光:害怕秋天的阳光。
处士:隐士。
云庵:云雾缭绕的小庵。
佳人:美女。
锦瑟:装饰华丽的瑟琴。
梦回:梦中醒来。
清兴:清雅的兴趣。
卧闻:躺在床上听到。
归路:回家的路。
乐声长:悠长的音乐声。
翻译
秋风初起,带来深深的凉意,欣喜地看见新橙散发出清香。
临近黄昏,心中惊奇于季节变换,登高望远,因眼疾而畏惧秋日的阳光。
我习惯在隐士的云庵中安睡,疲惫时则在美人的锦瑟旁小憩。
夜晚梦回,仍有清雅的情趣,躺在床上,能听到回家路上悠长的乐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首句“西风初作十分凉”写出了秋季来临时那股清凉的西风,给人以清醒之感。而“喜见新橙透甲香”则表达了对新鲜果实的喜悦以及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一面。

接下来的“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显示出诗人在黄昏时分,对于时光易逝和四季更替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里的“病眼”暗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而“怯秋光”则表达了面对秋天明亮而又略带寒意的阳光,心中既有畏惧也充满了无限的情思。

“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习惯于在僻静之地安然入睡,而那位佳人则在锦瑟边陪伴,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最后,“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快乐声音的享受。这里的“梦回”、“清兴”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深处,而“卧闻归路乐声长”则是对平和安宁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白荷花

玉娥独自到书屏,不管人间暑气深。

待得诗成花已谢,应无好句惬花心。

(0)

句·其二

荔陈贡篚清香馥,峰倚三山秘篆奇。

(0)

卜算子·其一嘉定癸酉二月雨后到双溪

渡口唤扁舟,雨后青绡皱。

轻暖相重护病躯,料峭还寒透。

老大自伤春,非为花枝瘦。

那得心情似少年,双燕归时候。

(0)

林监生日

玉融秀参天,人物时炳灵。

小春气候佳,产此千人英。

酌酒为君寿,不惟祝年龄。

君家屋渠渠,鹤发居中庭。

前有棣华秀,后有兰芽馨。

安用执象简,始足为君荣。

置身瓶盎间,恐损双鬓青。

试占眉间黄,身閒即蓬瀛。

(0)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三

屋边花萼自离披,屋底臞儒但著书。

游冶郎君应冷笑,不能暇逸独何欤。

(0)

用元韵答秀叔·其一

休将世事关身事,自数颓龄尚馀几。

那堪老赋悼亡诗,不见蛾眉瓠犀齿。

熏染可无知见香,澡雪正须功德水。

风波跌足今惮行,林下独居心迹清。

冷看世态有翻覆,蚌则欲雨鹬欲晴。

何似消摇常燕坐,雪白莲花生烈火。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