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将世事关身事,自数颓龄尚馀几。
那堪老赋悼亡诗,不见蛾眉瓠犀齿。
熏染可无知见香,澡雪正须功德水。
风波跌足今惮行,林下独居心迹清。
冷看世态有翻覆,蚌则欲雨鹬欲晴。
何似消摇常燕坐,雪白莲花生烈火。
休将世事关身事,自数颓龄尚馀几。
那堪老赋悼亡诗,不见蛾眉瓠犀齿。
熏染可无知见香,澡雪正须功德水。
风波跌足今惮行,林下独居心迹清。
冷看世态有翻覆,蚌则欲雨鹬欲晴。
何似消摇常燕坐,雪白莲花生烈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用元韵答秀叔(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休将世事关身事,自数颓龄尚馀几。" 这两句表明诗人不愿将世俗琐事与个人生活混为一谈,而是自己盘算着年龄还剩多少时间,暗示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刻认识。
"那堪老赋悼亡诗,不见蛾眉瓠犀齿。" 这两句写的是年迈之人依然能赋诗歌怀念逝者,但却不见当年美貌如蛾眉和华丽的装饰,这反映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
"熏染可无知见香,澡雪正须功德水。" 这两句则是说即使是熏香也不需要过多的世俗知识,而澡雪(洗去尘垢)时需要的是修行积德之水。这表达了诗人对精神清洁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风波跌足今惮行,林下独居心迹清。"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因风波扰乱而不愿出行,只愿在林下独居的心境,这是诗人逃避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写照。
"冷看世态有翻覆,蚌则欲雨鹬欲晴。" 这两句以蚌和鹬的不同需求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诗人对此持一种超然的观察态度。
"何似消摇常燕坐,雪白莲花生烈火。" 最后这两句则是说在安静的环境中常驻,不如雪白的荷花在烈火般的激情中绽放。这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于平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内心深处的一种激情与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一位老年诗人对于生命、世态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丰碑二绝照新阡,节义成名得象贤。
善政人能书宰邑,宽恩民尚诵公田。
家翁不负心传印,冢嗣能忘手泽编。
仕学一生行未了,后来好为拂青毡。
向曾平步上仙鳌,拂袖归来气尚豪。
自有西山堪拄笏,不妨右手且持螯。
凌云载酒浑如梦,泛雪回舟也自高。
顾我馀生复何事,闭门三径削蓬蒿。
白发祭酒公,仪刑古君子。
多士所共敬,岂独桑与梓。
吾翁幸同朝,辇路时并辔。
流风日以邈,追慨徒倚徙。
子云笃世谊,朅来自槜李。
念我一破庐,落落荒城址。
遗以五朵云,置之五云里。
我是老祠官,未忘镜湖水。
握手更细论,书味渊以旨。
嘉问有青衿,十载诗千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