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五月时节怀念秦川的景象。开篇“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两句,设置了怀乡的情感基调,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即“关山”和“五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诗人接着笔触转向思妇,“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两句,通过思妇夜不能寐,映衬出游子的心境。这里的“高楼”和“当窗”不仅是空间的描写,更是心理状态的隐喻。思妇在高楼之上,对着窗外的夜色,同样陷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
接下来的“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两句,转换了景象,将视角从室内转向战场。这里的“星旗”、“疏勒”和“云阵”、“祁连”都是战争气氛的强烈描绘,透露出一股浓郁的武力与战斗的氛围。
最后,“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两句,则是对战争现实的一种反思。诗人通过“战气”的描述,以及时间维度上的“从军复几年”,表达了一种对战争长久性和重复性的深刻感慨,亦或许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精细的情景描写,构建出一幅游子思乡与战场氛围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