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咏诗·其四空》
《六咏诗·其四空》全文
明 / 德清   形式: 古风

须弥横太虚,大地浮香海。

六尘蔽性天,四大遍法界。

劫火洞然时,此个坏不坏。

何必待烧尽,然后无障碍。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宇宙与个体、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诗人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如“须弥”、“太虚”、“大地”、“香海”、“六尘”、“四大”、“法界”、“劫火”,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

“须弥横太虚,大地浮香海。” 开篇即以“须弥山”与“太虚”、“大地”与“香海”的对比,描绘出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宇宙景象。须弥山象征着宇宙的中心或至高点,太虚则代表无垠的空间,大地则是物质世界的根基,而香海则暗示着生命的气息与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宇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隐含了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接下来,“六尘蔽性天,四大遍法界。”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宇宙与个体的关系。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它们是外界事物通过感官作用于心灵的媒介,但往往遮蔽了本性的清明。四大则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它们构成了万物的基础,同时也遍布于法界之中,即一切存在的领域。这句诗表达了宇宙万物虽由四大构成,但个体的本性却可能被外界所遮蔽,需要通过修行来揭示。

“劫火洞然时,此个坏不坏。” 描述了宇宙变迁的永恒过程。劫火代表着宇宙毁灭与重生的过程,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可能会被摧毁,但也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此个坏不坏”则引人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变与永恒。这里可能暗指了灵魂、真理或是某种超越物质的存在,是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

最后,“何必待烧尽,然后无障碍。” 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智慧的启示。它鼓励人们不必等到经历彻底的毁灭(如生命的终结)才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理解宇宙的本质。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行,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体验到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与个体、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作者介绍

德清
朝代:明

(?—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猜你喜欢

夜归

故园风物好,似待野人归。

白屋闻乡语,青山识敝衣。

水深星影大,野旷月痕微。

昨日怜群雁,江天与共飞。

(0)

月下独往四首·其二

投老逾耽僻,从人笑裋衣。

松花新著饭,月色白临扉。

万籁欣皆寂,吾生兴不微。

寻常三五夕,幽独易忘归。

(0)

述遇

由来抱影士,沈默葆精光。

当其发幽吟,列坐逊高唱。

芳草有宛蒻,采采日以香。

白云无去留,披壑成文章。

奚必待静好,在御始琴张。

何事自结束,期君以曛黄。

曛黄难久期,泪下不可挥。

(0)

从张大司马湖上雨归

冒雨怜于迈,从公又雨还。

万山知汝健,双屐笑人閒。

穷海玄阴积,空堂朔气班。

登楼高自遣,犹得俯尘寰。

(0)

李山人宾甫读骚轩和韵

梧阴片片落中庭,无事閒门尽日扃。

春水微风吹度绿,晓山飞雨送来青。

从前大雅谁能作,删后离骚自一经。

对尔不能辞酩酊,酒星原是李家星。

(0)

陇头水

秋风扬白沙,夕露生寒芒。

鸣鸠化为鹰,结束从军行。

天地判区夏,一水犹分张。

嗟我异域人,何年共衣裳。

捣雪团作餈,满腹冰与霜。

巳对陇头水,誓言死异乡。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