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
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
雪堂尚在人不来,黄鹄而今定何许。
此赋可歌仍可弦,此画可与俱流传。
沙埋折戟洞庭岸,访古壮怀空黯然。
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
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
雪堂尚在人不来,黄鹄而今定何许。
此赋可歌仍可弦,此画可与俱流传。
沙埋折戟洞庭岸,访古壮怀空黯然。
这是一首描绘赤壁之美的诗歌。开篇“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诗人通过这两句点明了主题,指出赤壁之战早已成为历史,而黄州赤壁则因苏轼(东坡居士)的《赤壁赋》而广为人知。接下来,“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诗人赞美苏轼的文笔,在描述赤壁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赤壁附近的自然景观。浩瀚的长江水向东奔腾,而岸边的古老岩石则似乎已经融入了烟雨之中,显得既庄严又神秘。
“雪堂尚在人不来,黄鹄而今定何许”表达了诗人对于苏轼昔日居所(雪堂)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黄鹄是传说中的仙鸟,此处用以比喻苏轼的高洁和不为世俗所染,然而现在连这仙鸟般的人物也无从追寻。
“此赋可歌仍可弦,此画可与俱流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徐参议画作的高度评价,不仅文字描述美轮美奂,而且画作本身也是传世之宝,能够与时光一同流传。
最后,“沙埋折戟洞庭岸,访古壮怀空黯然”两句则转向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感慨。长江之滨的沙土掩埋着古战场的遗迹,诗人在此地游历,不禁心生壮志,但最终却只能感到一阵空虚和黯淡。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徐参议的绘画技艺,更通过对赤壁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描摹,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情怀的深刻感悟。
君不见贰师城外行人稀,葡萄满目秋离离。
初年托根古城下,岁久漫与城垣齐。
城下居人日争树,伐干分根不知数。
一叶寒声动地秋,尽入城中酒家去。
万里征车大宛回,离宫别观一时栽。
苜蓿榴花烂相照,知是将军西域来。
火云亭亭天伏暑,满架繁阴凉似水。
屋里蛟人坐泣閒,海底苍龙蟠不起。
眷兹岁月几悠悠,捲蔓何人入具丘。
雨露不忘中夏泽,冰霜长保故园秋。
故园风景今宁好,名马千金野田草。
惟有年年客土春,至今犹说汉朝人。
鹿鸣呦呦,于山之幽。载背载呼,言善其俦。
维体泽泽,维角戢戢。匪外之防,维内之则。
相彼麟凰,寔郊寔薮。释是町疃,乐此灵囿。
以礼为罗,以爵为縻。匪罗匪縻,周行之归。
展也佳宾,胡不云来。式燕以遨,乐只有仪。
文王不已,惠然来思。
禁城玉树渐秋深,枫色凄凄满上林。
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雾苦霜吟。
斜连双阙辉青琐,倒影平津映碧浔。
岐叶著飙声瑟瑟,殷红过雨色沈沈。
杂黄间绿缘成锦,委砌飘檐埒作金。
向夕转深娇落照,因风散响怖栖禽。
城头迥接青岑远,殿角寒生绣幄阴。
几度朝昏劳怅望,徘徊故苑倍萧森。
乐天归卧湖山边,閒买池塘娱莫年。
小蛮巳老樊素去,心地玲珑如白莲。
室中谁遣散花天,故点襌衣香破襌。
鸳鸯为报窃花处,题诗要戏小婵娟。
红妆秋水照明蠲,清之粉本清且妍。
道人无心被花恼,对画作诗真适然。
君不见元亮投名莲社里,不妨更赋閒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