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三》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休著青衫谒五侯,径觅拄杖山中游。

故山别来鬓毛秃,一饱累人成久留。

碧嶂巉巉云影底,傥得破茅甘老此。

孤猿野鹤旧时声,却到主人清梦里。

囊中试检一钱无,但吟秀句忘朝晡。

子夜沈沈瓮无蚁,秋风策策裘非狐。

得遂清闲贫亦乐,矫首飞鸿度天幕。

隔溪应复有幽人,踏月相从啸林壑。

(0)
注释
青衫:古代官职低的官员穿的青色衣服。
五侯:泛指有权势的贵族或显要人物。
鬓毛:鬓边的头发。
朝晡:早晨和傍晚,指一天中的两个时段。
瓮:陶制的大酒坛。
狐:狐狸,这里可能比喻假货或欺诈行为。
矫首:抬头。
幽人:隐士,指不问世事、居住在山林中的人。
啸林壑:在山林中啸歌,形容隐居生活。
翻译
不必穿青衫去拜访权贵,径直寻找手杖在山中游荡。
自从离开故乡,两鬓已斑白如霜,饱餐一顿都让人疲倦,让我久留不愿离去。
碧绿的山峦云雾缭绕在其下,如果能在此破茅屋中安度晚年,也算心满意足。
孤独的猿猴和野鹤昔日的声音,又回荡在我主人清冷的梦境中。
我口袋里搜遍,连一枚铜钱都没有,只有吟诵优美的诗句,忘却早晚时光。
深夜的酒坛里没有蚂蚁,秋风中抖动的皮衣并非狐狸所为。
即使贫穷清闲,我也感到快乐,抬头仰望天空,只见鸿雁飞过天际。
溪对面或许还有隐士,他们在月光下漫步,啸歌山林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游历的情景,流露出对自然的融合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开篇即以"休著青衫谒五侯"表明诗人远离尘嚣,向往高洁自在的人生状态,随后"径觅拄杖山中游"则是具体体现了这一志向。

"故山别来鬓毛秃,一饱累人成久留"这两句通过对比隐居前后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暂短的体悟。

"碧嶂巉巉云影底,傥得破茅甘老此"则是描绘山中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希望能够在大自然中安度晚年。

"孤猿野鹤旧时声,却到主人清梦里"一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人似乎已经将自己从繁杂的世界中抽离出来,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

"囊中试检一钱无,但吟秀句忘朝晡"则是表现了诗人的贫穷生活和他的艺术追求,尽管物质上极度匮乏,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

接下来的"子夜沈沈瓮无蚁,秋风策策裘非狐"两句,通过对比昆虫与衣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享受和内心的自在。

"得遂清闲贫亦乐,矫首飞鸿度天幕"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情感的宣泄。尽管生活贫困,但诗人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并且这种状态使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可以超越一切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隔溪应复有幽人,踏月相从啸林壑"最后两句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也许在溪流的那边,还有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在享受着与诗人相同的隐居乐趣。通过这样的想象,诗人增添了一份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自在超脱的一种表达。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寄远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0)

送王道士还山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0)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潨。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沈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0)

古风·其七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0)

以诗代书荅元丹丘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

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

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

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

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0)

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