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纪千龄遇圣君,扶持宗社不无人。
欣闻东鲁真儒相,本是中兴旧学臣。
玉燕投怀文冠世,天麟呈瑞寿嘉辰。
中书更倍汾阳考,宰枋重归转大钧。
凤纪千龄遇圣君,扶持宗社不无人。
欣闻东鲁真儒相,本是中兴旧学臣。
玉燕投怀文冠世,天麟呈瑞寿嘉辰。
中书更倍汾阳考,宰枋重归转大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洪所作,名为《陈丞相诞日(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祝寿诗,颂扬的是南宋初年的宰相陈康伯。此诗语言华丽,意境高远,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的艺术风格。
"凤纪千龄遇圣君,扶持宗社不无人。" 这两句表明在一个盛世之中,有贤能之士出现在朝廷,为国为民所依靠。这里的“凤纪”指的是吉祥的年号,而“圣君”则是对皇帝的尊称,显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统治者的尊崇。
"欣闻东鲁真儒相,本是中兴旧学臣。" 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听闻陈康伯这位出自东鲁(今山东省境内)的儒家人物的佳音,认为他是复兴古代文化和学问的重要人物。
"玉燕投怀文冠世,天麟呈瑞寿嘉辰。"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即优雅的书信(比喻文学作品)如同温暖的燕子投入怀抱,而“天麟”则是古代瑞兽的名称,代表吉祥和长寿。
"中书更倍汾阳考,宰枋重归转大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陈康伯再次被朝廷任用为宰相的喜悦,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汾阳”指的是唐代名相魏征,“宰枋”则是古代官职),强调了陈康伯的地位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陈康伯的赞颂,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环境和文化复兴的向往。同时,这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他们对于贤能之士的推崇与期待。
幽芳秀阴似琅琊,三四牛鸣通浣花。
少陵醉卧元不死,强请起来殊更佳。
向来娟娟隔秋水,谁与为期同在此。
德星分野到杨家,亦有致然非偶尔。
萧萧骚骚诗韵寒,腷腷膊膊棋声乾。
澎澎湃湃酒波卷,便便旋旋茶眼翻。
是日成都极炎热,此堂阴风下浓雪。
谈端天地不支吾,笔下龙蛇争撇挒。
所恨江南在天末,隔天鸿雁难同飞。
彭蠡洞庭隔烟水,他日岂不怀此时。
他日安得如此时,杨家壁上更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