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隐檐楹,海月净窗几。
安得德云来,与渠同徙倚。
江云隐檐楹,海月净窗几。
安得德云来,与渠同徙倚。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十咏中的妙高台景象,以江云、海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首句“江云隐檐楹”以“隐”字巧妙地表现了江上云雾缭绕,遮蔽了屋檐和门窗的情景,给人一种朦胧之美。接着,“海月净窗几”则通过“净”字,强调了月光洒在窗台上,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清冷而纯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后两句“安得德云来,与渠同徙倚”,表达了诗人对德云(可能是指品德高尚之人或某种理想境界)的渴望,希望有这样的人能来到这里,与他一同欣赏这美妙的景色,享受宁静的时光。这种情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愿望,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层面的高雅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猛抛俗海,一志投玄。全真清静为先。
心上无思无虑,无党无偏。
无中得些雅趣,守清贫、度日随缘。
自然理算,从今至古,罕有人言。
惟有神翁苗裔,能承当,身中自是周圆。
海底灵龟灵口,灵吸灵泉。
灵光复喷绛阙,结金丹、一颗新鲜。
无生灭,与山侗,共礼风仙。
豪富过人,作为异众,莱阳姜鉴辛通。
文登趁醮,不惮冒霜风。
来往近乎千里,投坛告、马钰姜公。
持孝道,宰公闻得,惠酒劳奇功。
虔诚逢感应,醮仪才罢,仙现云中。
命丹青妙手,传写奇容。
从此住行坐卧,搜斡运、阴里阳宫。
忘尘事,乡人钦羡,相重更相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