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面容古朴、身形清瘦的僧人,手执藜杖,形象生动如画,仿佛是须菩提(佛教中的人物)再世。诗人强调这位僧人虽然通晓佛法,理解空性,却不脱离世间的声音和色彩,甚至能从孤猿月下哀啼的声音中体悟禅意。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体现了禅宗的生活实践与精神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谙世事又超脱世俗的僧人形象。
腊前望盈尺,奸缩不应乞。
万物及向荣,而反事凝凓。
与雨暗争能,不念伤彼茁。
虽然便消释,终是乖气律。
新阳岂惮沮,暴柳未为屈。
随风势更巧,著树媚且密。
谁将背时弃,乃欲逞果必。
摧花自作花,旋积旋已失。
上天施命令,冬春不相匹。
生物与死物,其道安可壹。
呜呼此飞雪,何为在今日。
风雨未过桐华时,宜春苑中梨萼披。
天子赐宴群臣嬉,少年都尉方追随。
暮归迟喜联留后,兄弟双弓射熊皮。
侯宗戚族坐上少,伯仲相顾惊恩私。
凤皇楼高玉箫吹,金络骏马不肯骑。
自戒危溢作后规,何郎莫愧书与诗。
霜前收美菜,欲以禦冬时。
备乏且增品,挑新那复思。
菖菹嗜西伯,姜食语宣尼。
未免效流俗,竞将罂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