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树生银汉,菱花挂玉台。
山明姑射雪,川静海童埃。
北户烛龙蛰,南枝乌鹊来。
清光殊窈窕,流影自徘徊。
楼上盈盈女,樽前滟滟杯。
孤桐不须荐,锦瑟正相催。
桂树生银汉,菱花挂玉台。
山明姑射雪,川静海童埃。
北户烛龙蛰,南枝乌鹊来。
清光殊窈窕,流影自徘徊。
楼上盈盈女,樽前滟滟杯。
孤桐不须荐,锦瑟正相催。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明月篇》,以月亮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联“桂树生银汉,菱花挂玉台”运用了神话传说,将月亮比喻为银河中的桂树和玉台上悬挂的菱花,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皎洁与明亮。
接下来,“山明姑射雪,川静海童埃”通过描绘山川的宁静和海面的澄清,进一步烘托出月光的明亮和广阔。诗人运用“姑射雪”和“海童埃”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月光如雪般纯净,海面如镜般映照着月色。
“北户烛龙蛰,南枝乌鹊来”暗指月升天际,烛龙沉睡,乌鹊南飞,寓言月夜的寂静和自然的变化。然后,“清光殊窈窕,流影自徘徊”直接赞美月光的婉约流转,如同佳人轻盈的步态。
后半部分转向人间景象,“楼上盈盈女,樽前滟滟杯”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下独酌,形象生动,增添了诗的韵味。最后两句“孤桐不须荐,锦瑟正相催”,借孤桐和锦瑟的意象,表达对月夜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音乐的共鸣。
整体来看,《明月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月亮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月夜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