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五玉女窗》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五玉女窗》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玉洞倚霞壁,天窗露微明。

骖鸾去不返,啼鸟空相惊。

万木自亏蔽,扪萝复谁情。

(0)
注释
玉洞:指仙人或隐士居住的洞府,象征高洁之地。
霞壁:朝霞映照的墙壁,形容景色绚丽。
骖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这里指仙人乘坐。
啼鸟:鸟儿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孤独或哀伤。
亏蔽:遮蔽,此处指树木茂密导致视线受限。
扪萝:攀援藤萝,象征寻求出路或寄托。
翻译
玉洞依着朝霞的墙壁,天窗透出微微的曙光。
驾驭鸾鸟离去不再返回,只有啼鸣的鸟儿徒然受惊。
万木丛中自我遮蔽,攀援藤萝又有何人能懂我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景象。"玉洞倚霞壁",以瑰丽的色彩勾勒出一个如仙境般的玉质洞穴,依傍着朝霞映照的崖壁,显得异常生动。"天窗露微明",透过洞顶的缝隙,透露出一丝晨曦的光芒,增添了神秘感。

"骖鸾去不返",诗人借用神话中的仙鸟鸾凤,暗示了超凡脱俗的氛围,似乎有仙人乘鸾而去,留下空寂的山林和啼鸣的鸟儿,增添了浓厚的奇幻色彩。"啼鸟空相惊",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空旷与孤独感,鸟儿的叫声在寂静中显得尤为突兀。

"万木自亏蔽",诗人通过描绘茂密的树木,展现了山中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也隐含了人迹罕至的幽深。"扪萝复谁情",攀援藤萝,诗人仿佛在探寻那离去仙人的踪迹,流露出对超然之境的向往和对人世情感的反思。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五)玉女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玉女窗的神秘景象,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0)

游灵岩

风露凄然八月秋,瘦藤扶我到山头。

僧居突兀飞鸿上,人迹依稀任鹿游。

旧事已空流水在,闲情都付落花休。

越王未是真尝胆,计出婵娟事可羞。

(0)

挽拙庵杨居士·其一

前辈晨星似,如公抑又希。

榆边游已倦,菊径晚方归。

听雨兄同老,冲天子欲飞。

伤心弹指顷,一梦故人非。

(0)

呈李漕·其二

尘埃破帽倦骑驴,一雨穷途快有馀。

盆盎自天倾屋瓦,龙蛇平地起阶渠。

冷侵絺绤觉太甚,声满梧桐殊不疏。

口业未偿诗有债,夜深灯大小窗虚。

(0)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其一

骨秀如仙孕武夷,故教手笔世宗师。

隶分唐汉诸家字,句压陈黄二子诗。

茂苑雨晴花发处,洞庭霜重橘黄时。

尘埃俗吏那能此,一段奇功自可知。

(0)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其四

行尽淮南日日东,自携只影入吴松。

人生五马方知贵,客老诸侯叹未逢。

适意秋风宁为鲙,惊心半夜忽闻钟。

十年无计离场屋,说著功名气拂胸。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