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其四》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其四》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行尽淮南日日东,自携只影入吴松。

人生五马方知贵,客老诸侯叹未逢。

适意秋风宁为鲙,惊心半夜忽闻钟。

十年无计离场屋,说著功名气拂胸。

(0)
注释
行尽:走遍。
淮南:古地名,今江苏、安徽一带。
日日东:每日东方升起。
自携:独自携带。
只影:孤身一人。
五马:古代官吏出行时随从的五匹马,象征显贵。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叹未逢:感叹未曾遇到。
适意:称心如意。
鲙:切细的鱼片,此处指享受美食。
惊心:惊醒内心。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离场屋:离开科举考试的场所。
功名气:功名利禄。
拂胸:触动胸口,引起感慨。
翻译
行尽淮南路直到日东升,独自带着身影踏入吴淞江边。
人到中年才知五马荣华贵,旅居他乡的老者感叹未逢故旧诸侯。
秋风吹过,心情舒畅宁愿做鱼脍,半夜醒来忽然听到寺庙钟声。
十年无法摆脱科举生涯,提及功名往事令人心头激荡。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过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和仕途的感慨。开篇“行尽淮南日日东”两句描绘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向往,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心情。

“自携只影入吴松”一句,表明诗人带着自己的孤独进入了吴地的松林之中,这里的“只影”象征着诗人的孤单和寂寞。接下来的“人生五马方知贵,客老诸侯叹未逢”则是借用古代对官职等级的称谓——五马(指官爵),表达了对于功名和地位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如愿以偿的遗憾。

中间两句“适意秋风宁为鲙,惊心半夜忽闻钟”写的是诗人在享受秋风时的心境,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放松态度,但紧接着半夜里钟声的突然响起,却又让诗人的内心产生了震动。

最后两句“十年无计离场屋,说著功名气拂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得不离开故土,以及对功名的追求带来的满腔热血和自豪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向往与不甘平庸的斗志。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用前韵奉寄孟峤之

剩喜今年琢句频,仍闻灯火夜相亲。

悬知耸壑昂霄日,不负腰金拖玉身。

攻苦诗书如白屋,加鞭辞藻正青春。

古来孟氏好兄弟,馀韵未忘今转新。

(0)

九曲棹歌·其一武夷

三十六峰真绝奇,一溪九曲碧涟漪。

白云遮眼不知处,谁道神仙在武夷。

(0)

诉衷情·其二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0)

洛阳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0)

徐步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0)

春日江村五首·其五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宅入先贤传,才高处士名。

异时怀二子,春日复含情。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